威爾斯親王醫院重建計劃第二期 整合服務 引入「項目樓層」概念

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規劃及發展部 | 2022-02-09

上世紀七十年代沙田大規模填海發展新市鎮,威爾斯親王醫院(威院)位處當時14C填海區,1984年落成啟用時,正好配合陸續遷入新市鎮居民的醫療需求及剛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臨床教學需要。數十寒暑過去,新界東人口不斷增長,人口結構亦逐漸出現深刻變化。

單計沙田,2019年人口已達68.8萬多人,跟觀塘並列全港人口最多的分區,而區內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預計將會由2015年的9.2萬人增加至2024年的15萬4200多人,增幅達約68%,高於全港平均值。威院作為區內最主要的公立醫院,無論在空間、服務容量和設計方面,已不能追上與日俱增的服務需求以及未來發展需要。

雖然威爾斯親王醫院於2010年已完成第一期重建計劃,將住院服務主要集中在新建的「住院主樓暨創傷中心」,但眾多臨床服務仍然分布於多幢舊大樓內,這些設施經過長年使用,建築物結構及屋宇設備已呈老化,亟待更新,而且醫院過去一直以漸進模式擴展,出現相關甚至相同服務分散各處的情況,影響部門間的協調。因此,為配合市民長遠醫療的需要,威爾斯親王醫院於2017年開展了第二期(第一階段)重建計劃,該計劃為行政長官於2016年《施政報告》宣布的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其中一個主要項目。

整個計劃主要涉及翻新現有「住院主樓暨創傷中心」及拆卸職員宿舍及舊演講廳大樓等多幢舊建築物,以騰出空間興建一座「住院新翼大樓」,並興建連接天橋將兩者連結;未來,更會與威院重建計劃第二期(第二階段)擬建的日間醫療中心、新癌症中心及綠化休憩地帶結合,成為一個綜合建築體。

威爾斯親王醫院重建計劃第二期(第一階段)地基工程正進行中。(醫管局圖片)

設計理念 以人為本

重建計劃採用以人為本設計,以促進各類服務的協調為目標,當中包括將24小時急症室、手術室及深切治療病房等緊急服務部門遷至新建的新翼大樓,以理順服務流程,加強各服務間的協調;並引入「項目樓層」(Programme Floor)概念,將由不同部門合作提供的臨床服務集中在同一樓層,在人才、儀器等資源運用上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計劃中會設立婦產新生嬰兒科、腎泌尿科、血液及腫瘤科等「項目樓層」。

此外,在新增的空間及更新的設備下,醫院各項服務包括內窺鏡檢查中心、日間手術服務、心臟導管手術室、日間護理服務等亦會加強及擴充。預計整個計劃於2028年完成後,威爾斯親王醫院病床數目將增加450張,手術室數目亦會增加16間,配合將醫院發展為一所大型急症醫院及教研網絡中心的服務願景。

新翼工程 明年開展

經過4年,威爾斯親王醫院第二期(第一階段)重建計劃已完成籌備及拆卸工程,而新翼大樓地基工程正在進行中,預計明年初新翼大樓主要工程可正式啟動。工程團隊已推行一系列緩解措施,以確保工程對附近環境的影響符合既定標準及指引要求,包括在工地安裝隔音及防塵屏障、灑水避免麈土飛揚、盡量限制使用軋碎機,並在可行情況下以夾石機及切鋸機作為替代。期望各社區的持份者繼續支持醫院重建計劃,大家一起攜手見證威院新設施落成啟用,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撰文 : 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規劃及發展部

 

[信健康] 威院重建引入新概念,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局方早前在沙田醫院興建一座調遷大樓。(醫管局圖片)

沙田區人口老齡化趨勢對威院構成龐大壓力。(醫管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