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氣恐致腸道壞死(下)

目前尚未有根治小腸氣藥物,外科手術是主要治療手段。傳統的開刀疝氣修補手術,需要在患者疝氣部位的皮膚上,開一個5至10公分的切口進行修補。隨着醫學技術進步,現時已可透過微創疝氣修補術治療疝氣。
微創疝氣修補手術(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只需在肚臍上開一個1公分的切口及兩個半公分穿刺孔,便能完成修補。這種方法有效減輕手術創傷及痛楚,傷口感染風險顯著降低,術後疼痛較輕微,有助病人盡快康復。
小腸氣修補手術後,患者可能出現傷口疼痛、麻痹、腫脹、流血或發炎等後遺症,這些症狀通常較輕微且短期。手術後一至兩個月內應避免劇烈運動及提取重物,保持傷口乾燥清潔,並遵循醫囑服用抗生素。日常飲食宜多攝取高纖維食物以防便秘,避免因過度用力排便而影響傷口恢復。
即便接受過手術,小腸氣仍有一定復發風險。傳統疝氣修補術復發率可達5%,疝氣補片無張力修補術為1%,而腹腔鏡修補術可低至0.2%。患者應諮詢醫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方案。
預防小腸氣發生,可從以下5個方面着手:1.進行舉重或負重訓練時,遵從教練指引,避免過度用力;2.增加蔬菜、水果及水份攝取,維持大便暢通;3.避免一次性搬運過重物品;4.注意體重,預防肥胖,減輕腹部脂肪;5.若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問題,應盡快求醫及控制症狀;6.小腸氣雖不危及生命,但若延誤治療,可引發嚴重併發症。及早診斷與治療,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是避免小腸氣及其復發關鍵。
作者為香港專科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小腸氣防治及手術後遺,專科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