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的後半生》看中醫養生智慧

最近在內地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後半生》,以輕鬆幽默手法,描繪一位70歲退休教授的生活轉變。原本三代同堂、生活無憂的他,因喪妻後情緒低落而百病叢生,直至通過相親重拾對生活的熱情,學會以豁達心態擁抱晚年。這個故事恰與中醫養生理念相呼應──老年保健不僅關乎身體,更在於心態的調適。

放下執念 減少比較
人到老年,五臟六腑功能漸衰,氣血運行減緩,若再因退休、孤獨或不良情緒影響,容易陷入身心俱疲的惡性循環。中醫認為,晚年養生首重「調神」,即保持平和愉悅的心境。許多長者常因過度關注子女或與他人比較而焦慮,實則晚年需學會「放下」──放下執念,減少比較,將注意力回歸自身。例如有位年近七十的女患者,每日堅持游泳或室內運動,積極參與興趣班和義工活動,與子女相處如朋友般自在,她不僅自己活得充實,更為家庭帶來福氣;可見,健康的晚年生活,始於一顆豁達的心。
在飲食方面,中醫提倡長者遵循「溫暖、軟熟、清淡」六字原則。因脾胃功能減弱,陽氣不足,宜選擇溫補易消化的食物,如蓮子、淮山、黑豆等,避免生冷寒涼之物。食物溫度以「熱不灼唇、冷不振齒」為宜,烹調方式以燉湯、粥品為佳。此外,飲食需清淡少油,多吃魚、瘦肉、豆製品及新鮮蔬果,少食多餐、細嚼慢嚥,以助營養吸收。
注意保暖 遵從醫囑
日常起居同樣需要講究。長者氣血虧虛,抵抗力較弱,居住環境宜安靜、通風、向陽。睡眠需充足但不過度貪睡,衣着應隨季節調整,尤其注意背部、腰腿和雙腳保暖;運動方面,太極、八段錦、散步、游泳等溫和活動最適合長者,能促進氣血運行,延緩衰老。關鍵在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切忌爭強好勝。
用藥方面更需要謹慎。長者身體代謝減緩,用藥需「少而精」,嚴格遵從醫囑,勿輕信坊間誇大功效的保健品。其實,養生毋須複雜──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心態平和,便是健康長壽的根基。
《我的後半生》中的老教授最終領悟,生命的價值在於品質而非長度。中醫智慧同樣告訴我們:晚年一樣可以活得精采,關鍵在於順應自然,調養身心。以豁達之心擁抱生活,每位長者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後半生」。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從《我的後半生》看養生,中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