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月經失調? 需要求醫嗎?

「月經遲來幾日是不正常?」「每次月經只來3天是太短嗎?」這些問題困擾許多女性。臨床發現,不少人對「正常「月經」的理解差異很大。有人只要月經提前或延後兩天,就擔心是失調;亦有人認為,即使遲來一個月亦無問題。月經失調亦稱為「月經不調」,指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或經質出現異常,月經周期指兩次月經第一天的相隔時間,經期是行經的持續時間。究竟什麼情況才需要就醫?本文會從中醫角度,解析這個常見卻容易被誤解的問題。
治本以調經
我們先來看看何謂正常月經。正常月經周期為28天左右,21至35天為正常範圍。如自初經開始周期規律地數月一行,亦為正常情況。當然如果有懷孕需求,月經周期在25至32天會比較理想。每次經期持續3至7天為佳,總經量為50至80ml,顏色以暗紅色為主,質地應為不稀不稠,無血塊亦無特殊氣味。如果發現連續兩個月的月經周期、經期天數或經血量出現明顯異常,例如周期短於21天或長於35天、經期超過7天、非經期的不正常出血、經量突然增多到一個鐘就需要更換衞生巾、或是明顯減少到點滴出血,即建議就醫。
在中醫角度,月經失調的發生機理是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導致衝任二脈損傷。治療上着重「治本以調經」,即找出導致月經失調的原因,並予以治療,包括要分辨是否由其他疾病導致的月經失調,例如月經後期要排除多囊卵巢的可能等。如由其他病導致的月經失調,則需治療原發病,反之則以調經為主,常見治法有補腎、扶脾、疏肝、調理氣血等。當中青春期着重顧護腎氣,育齡期着重養肝疏肝,更年期重在健脾胃。
調理時間長
治療見效時間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病情嚴重程度、年齡、體質、病因和證型等;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月經周期的調理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由於原始卵泡從發育到排卵大約需要85天,因此完整的調理過程往往需要三個月甚至更久。
除了藥物治療,日常生活調理都同樣重要,月經失調患者最好11點前入睡,飲食要均衡,忌食辛辣和生冷寒涼之品,保持心情平和及適量運動。如果有其他疑問,記得諮詢註冊中醫師!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治理月經失調,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