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酒能否減房顫風險?

每逢年末,慶祝活動便接踵而來,聖誕之後又到新年派對,緊接的是農曆新年。每逢佳節,大吃大喝似乎是一個少不了的環節。近年,飲酒文化比之前更盛,這現象在年輕人中更為普遍。不過,大家必須注意的是,酒精是一眾心臟風險的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壓、睡眠窒息症及心臟衰竭。酒精對於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以下簡稱房顫)更有着因果甚至是劑量(Dose-dependent effect)的關係,即飲用酒精的份量跟AF次數有不可割的關係。
筆者以前跟大家分析過酒精如何引致AF,那麼戒酒又能否減少AF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全球大概有3300萬AF患者,而AF亦是導致中風的因素。根據歐美的研究,超過一半成年人也有定期飲酒的習慣。大型流行病學估算在未來40年,患上AF的人數便會翻一番。
2020年1月《新英倫醫學期刊》,一項來自澳洲的中型隨機對照研究正嘗試找出戒酒能否減少AF出現的機會。這項研究由2016年開展,接觸差不多700位AF患者,他們每星期平均飲用10或以上單位的酒精,大概是120克酒精。這些病人便會被觀察4星期及選擇是否願意根據隨機指示減少酒精用量。最後,只有140名病人願意接受隨機指示,一半人會盡量停止飲酒,另一半可自行決定飲酒份量。某些病人可能進行尿液酒精測試。
結果顯示,在分配至戒酒組別中,其酒精飲用量減幅達87%,其中60%病人能完全停止飲酒,而自行決定的組別只減少20%。在戒酒組別中53%的病人有AF復發,在沒有戒酒的組別則是73%。第一次AF復發也是戒酒組別中較遲出現,而整體AF時間也是戒酒組別中較少。
這隨機對照研究當然不是十分大型,但其重要性是第一個研究項目確定了戒酒確能減少AF復發的機會,但要注意的是其效用只能說是溫和,更值得關注的是願意接受這戒酒挑戰的病人只有少於30%。換言之,大部分病人也不大願意大幅減少甚至完全戒酒,還有的問題是戒酒的好處是否真的可以長期維持也是未知之數。
對於那些嗜好杯中物的AF病人,最便宜及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先戒酒。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戒酒可否減心房顫動? 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