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飲高糖奶茶 白蝕會惡化

蕭明輝醫生 | 2025-09-02

白蝕的核心問題在於免疫系統失調;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保護人體免受外來侵害,但白蝕患者的免疫細胞誤將黑色素細胞視為「敵人」,釋放炎症因子加以破壞,導致色素喪失。

研究顯示,白蝕患者的腸道微生態存在顯著失衡,益生菌(如雙歧桿菌)數量減少,有害菌增加,加劇免疫紊亂。COVID19疫情後,白蝕病例有所增加,可能因病毒感染擾亂腸道微生物群,間接誘發或惡化免疫異常;此外,環境因素如空氣污染、高紫外線以及壓力導致的皮質醇升高,都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增加復發風險。

飲食在白蝕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直接影響腸道微生態,調節免疫系統。高糖飲食,例如每日飲超過一杯奶茶,會減少腸道益生菌,導致微生態失衡,間接促進白蝕惡化;相反,富含纖維的蔬果能促進益生菌生長,降低免疫紊亂風險。綠茶及彩色蔬果富含多酚等抗氧化成份,可對抗自由基,保護黑色素細胞免受氧化損傷。發酵食品如味噌、泡菜富含益生菌,能補充腸道菌群,穩定免疫功能;患者應減少攝取香腸、火腿等加工食品,因其易擾亂微生態。研究顯示,地中海式飲食以蔬果和發酵食品為主,能有效緩解白蝕症狀,雖無法根治,但作為長期輔助頗具潛力。

飲食在白蝕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高糖飲品例如奶茶會影響病情。(網上圖片)

治療白蝕須從免疫系統和生活方式兩方面入手,採取整合策略。臨床試驗顯示能縮小白斑面積,結合窄頻UVB光療,效果更佳,但須小心避免過量紫外線損傷皮膚。患者應每兩小時塗抹物理防曬劑,佩戴防污染口罩,減少紫外線和懸浮粒子侵害;壓力管理同樣重要,高皮質醇水平會擾亂微生態,建議通過冥想或心理輔導緩解壓力。

此外,益生菌療法顯示出潛力。研究表明,外用含活性表皮葡萄球菌的軟膏可減少皮膚有害菌(如金黃葡萄球菌),提高復色率,並與光療協同增效。口服益生菌如乳酸菌也有助於改善微生態,但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盲目嘗試。若發現皮膚出現白斑,應及早求診皮膚科,排除黴菌感染或汗斑等其他病因,通過病史和檢查確診白蝕。透過免疫靶向治療、飲食優化及環境管理,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外觀與心理健康。白蝕雖無法完全治癒,但科學管理能幫助患者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

作者為皮膚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飲食習慣影響白蝕病情,醫生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