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母親見證母乳力量 呼籲登記「母乳捐贈」伸援手

醫院管理局 | 2024-12-20

迎接新生命來到是開心及美好之事。不幸地,有些初生嬰因早產或疾病,身體比較脆弱,需要最佳營養扶助成長。最好的「補品」,就是最基本、最天然的母乳。有早產孖胎的媽媽即使相隔保溫箱,仍堅持每日泵奶,送到新生兒深切治療部,為孩子帶來最佳食品。

可是,部分早產媽媽或因身體狀況而未能為孩子提供足夠母乳。隨着香港母乳庫開始接受捐贈者登記,並在明年首季啟用,將會有更多有需要的嬰兒獲得母乳滋養,幫助他們得以健康成長。然而,成事之前,必須有賴社會中的愛心媽媽踴躍登記成為捐贈者,推動母乳捐贈。

今年9月,Yan因突然在懷孕第26周時感到劇烈陣痛,迫於無奈地需要即時剖腹誕下雙生兒子。兩兄弟出生時只有約1公斤,身體虛弱,必須馬上入住新生兒深切治療部監察。「剛生產完,我到新生兒深切治療部探望兒子,看見他們兩個細小身軀插滿喉,眼淚就自動流下來。」眼前這個畫面,與Yan本來想像迎接兒子來到人間的溫馨時刻,可謂大相逕庭。她內心不時泛起內疚感,心想是不是自己在懷孕時做錯了什麼,導致早產……

Yan的早產孖仔幸得母親的母乳,在短時間內極速增磅。不過,不少早產兒未必如他們幸運,極需要有心媽媽捐出母乳。 (醫管局圖片)

為孖仔提供最好營養

「醫生對我說,早產嬰的免疫系統較弱,如果可以用母乳餵哺,對他們的健康有很大幫助。」早在懷孕期間,Yan已決定為兒子餵母乳,聽到醫生這樣說,她二話不說積極準備母乳,希望兒子快快長大。

兒子在新生兒深切治療部需要用胃喉餵食,Yan仍不可以將他們抱在懷中,親手為他們餵食。隔着保溫箱,Yan看着兒子透過胃喉進食母乳。「弟弟比較『為食』,每次食奶時看起來都非常享受;哥哥則需要慢慢進食。」

雖然Yan未能抱着兒子,但她已將最重要的禮物送給兒子。她日復日到醫院陪伴兒子,將母乳送到護士手上安排餵食。經過兩個多月努力,兩兄弟體重已超過2公斤。「兩兄弟好厲害,努力吸收母乳中的營養,讓自己快快長大!」

籌備已久的香港母乳庫將會在2025年第一季啟用,首階段會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捐贈母乳,視乎母乳收集數量,預計將於同年3月開展第二階段服務,向有臨床需要的極早產嬰兒派發母乳。

香港母乳庫總監黃明沁醫生表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能提供最完善的營養和健康發展所需。研究證實,母乳有助早產和患病嬰兒預防感染,減少餵食不耐症及足以致命的併發症,如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並促進其長遠成長和發育。」可是,並不是每個媽媽都如Yan一樣。「早產母親有較大可能出現有泌乳激素低或延遲泌乳,亦有可能因為心理壓力,即使有心亦難以擠乳。明知母乳是對孩子最好的食品,但自己卻無能為力,心情非常難受及焦慮。」

所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體驗過母乳對早產嬰的重要性,Yan亦已經登記成為母乳捐贈者。對於香港即將成立首個母乳庫,她感到非常雀躍。「我在新生兒深切治療部,見到有媽媽同樣想為孩子餵母乳,卻無法擠乳,我又不可以直接將自己多出的母乳轉贈他人。雖在不同渠道亦見到很多母親徵求母乳,因為對方不明來歷,我亦不敢在網上捐贈,擔心交收安全及衞生。如果有官方渠道,可以集中處理捐贈母乳,對不少有需要的小朋友及其家長而言,是極大喜訊!」從Yan的親身經歷中看到,母乳是初生嬰的最佳營養來源,她呼籲各位新生兒媽媽可以行多一步,幫助別人!

合資格母親透過捐贈母乳向有需要的極早產及患有危疾的嬰兒伸出援手。(醫管局圖片)

嚴謹安全及品質監控

合資格母親可透過捐贈母乳,幫助未能由其親生母親餵哺母乳的極早產及患有危疾初生嬰兒,得到全面充足的營養,建立健康保護屏障。母乳庫所收集到的母乳會通過嚴謹程序,包括巴士德消毒、微生物檢測、營養分析及嚴格溫度控制等,以確保安全及品質。」

母乳捐贈者必須正在授乳,孩子年齡須在一歲以下。她們的健康狀況良好,沒有特定傳染病如愛滋病、乙型或丙型肝炎等,亦沒有吸煙習慣。

如果媽媽有意捐贈,可以到香港母乳庫官方網頁(見下圖二維碼)提交表格,或致電香港母乳庫(3513 6688)。若媽媽在公立醫院分娩,亦可以主動聯絡所屬醫院轄下的母乳餵哺診所進行登記。

登記完成後,香港母乳庫或母乳餵哺診所職員會陸續聯絡有意捐贈的媽媽出席面談、填寫評估問卷,及接受驗血篩查。當合資格捐贈者在簽署同意書後,醫護人員會再提供捐贈及上門收集母乳的詳情。

登記成為母乳捐贈者

撰文:醫院管理局

[信健康] 母乳對早產嬰的重要性,專業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