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後期中醫治療

相信之前幾期的內容都令大家對不同月經問題有基礎認識,今次主要講月經後期的中醫病因和治療,並分享本人的醫案。
月經後期指月經遲到,具體指月經周期延後7天或以上,經期正常者;如延後僅3至5天,可自行來潮而無其他不適,通常不必過慮。另外,青春期初潮後數年或更年期時有延遲者,若沒有其他不適,亦可不作治療。

排除懷孕可能
月經後期類似西醫的稀發排卵。臨床上,遇到月經遲遲不來的患者,第一件事是要排除懷孕的可能;跟何氏婦科流派的老師門診時,遇過有女性因子宮環移位而懷孕的個案,所以只要有行房,就算有避孕措施,都會建議患者先驗孕後才服藥。而反覆「月經後期」的患者,則建議進行婦科檢查,以排除多囊卵巢綜合症、子宮內膜過厚等原因。
《女科撮要》有云︰「其過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虛,有因肝經血少,有因氣虛血弱。」臨床上多因氣血虧虛或腎虛而導致,亦有部分與氣滯或血寒相關;多囊卵巢綜合症或形體肥胖者,則多挾痰濕。治療方面,屬虛屬寒者,以溫經養血為治療大法;屬瘀屬滯者,以活血行滯為治療大法。另外,排卵期延後者,要加促排卵的中藥。中醫會根據其病因病機,用中藥或針灸等方法辨證施治。
治療調養配合
今次分享的病案是一位26歲女性患者。初診前一個月,月經周期推遲至48天一行,經行第一天痛經劇烈到出現嘔吐、四肢發冷,出冷汗;小腹喜揉按,經量正常有血塊,另外易疲倦,又喜飲冷。婦科檢查未見異常,舌診見舌尖稍瘀,舌色暗紅苔白偏乾。脈診見右脈沉,左關脈偏浮。
這是中醫「虛實夾雜」的典型例子。痛經伴血塊,舌尖瘀,證明體內有瘀,當活血行滯。而肢冷汗出,小腹喜揉按,證明有虛寒存在,當溫經養血。故可辨為虛實夾雜,瘀滯與虛寒並存。月經淨後當以溫經養血為主,而經前及排卵期時要加上活血行滯的中藥,並囑其戒凍飲。治療後月經周期恢復至30至34天一行。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即使較為複雜的月經後期問題,只要辨證準確,治療得當,配合生活調養,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但需要提醒的是,若是病程較長的患者,通常需要三個月經周期左右的調理,才能穩固療效。中醫講求「辨證論治」,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若你正面臨月經不調的困擾,不妨尋求專業中醫師幫助。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再談治理月經後期,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