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以「罕」為難(三)

天峯醫生 | 2024-08-28

一直以來,香港公營醫療都以「不容有市民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醫療服務」為目標,並維持世界數一數二的近乎免費公共醫療保障覆蓋率。

然而,隨着醫療科技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經濟增長速度追不上公共醫療開支,當面對不常見但醫療費用不菲的疾病時,難免出現矛盾。

市民必然期望自身疾病都能得到足夠支援和醫治,不過在低稅率和大部分民眾並無購買醫療保險的情況下,要維持世界頂級的公共醫療保障覆蓋率,香港醫療資源分配及其持續性變得愈來愈具挑戰性。這個問題在不常見疾病中更見突出。

這裏也許先討論兩個概念:「人人均等」以及「結果平等」。「人人均等」指無論任何差異,每個人所得到的權益或限制均是相等。例如入學試,任何人都需要考獲同樣分數才被取錄。「結果平等」指依據個人需要而分配權益或限制,務求大家都能獲取相同結果或機會。例如政府按照不同經濟需要,分等級資助同學的學費、書簿費等費用,以讓其繼續升學。

香港不少政策都有採取「人人均等」為原則。例如「長者醫療券計劃」,只要年滿65歲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或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的長者,便符合資格領取及使用醫療券。每名合資格長者現時每年一概獲發2000元的醫療券金額,其累積金額上限亦同為8000元。在現行政策下,不論貧富,亦不論其醫療需要,都獲相同金額和受制於相同規定,既不能轉贈,也不會因需求而增加款額。

本港不少政策都有採取「人人均等」為原則,例如「長者醫療券計劃」。(資料圖片)

背後理念

這種政策的優點在於簡單、直接。簡單指在行政和解說上,不會顯得有太多細節和繁瑣;直接指在運作上不會引發太多額外的成本和程序。若果只分發給有需要的基層市民,那便要界定何謂有需要,又要劃清貧富界線,之後再涉及是否要證明抑或宣誓、審批或抽查等一系列行政舉措。

此外,還要明白政策背後理念。醫療券是在現有公營醫療服務以外,以財政誘因為長者提供額外選項,希望讓長者選擇最切合他們健康需要的私營醫療服務,尤其預防性護理服務,藉以輔助或減輕對現有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簡單來說,醫療券只是額外資助,並非用來代替公營醫療服務。

反而,香港整體的公共醫療服務,卻更似應用「結果平等」的原則。雖然同樣地,不論貧富,只要是香港居民,都可以用同樣費用(其實差不多免費)去接受不同醫療服務,包括專科門診、入院,甚至手術等,完全視乎病人病情所需,政府背後的資助,重病的病人自然較輕病病人多。這個制度好處是,至少大部分市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醫療服務,正正造就香港在世界數一數二的公共醫療保障覆蓋率。

「結果平等」由於需要因應情況調節支援,往往涉及評估、審批等繁複程序。可是,在香港公營醫療服務下,每位病人疾病輕重,所需醫療服務多少,以至背後所需資源多寡,基本上靠醫療服務提供者(主要是醫院管理局)的專業判斷以及分配,至少不需要個別病人自行填報病情,甚至要「先墊支、後發還」等繁複程序。

兩個缺點

不過,在這制度下,或許有兩個缺點:一、沒有考慮病人的經濟負擔能力;二、當一個病人醫治機會有可能影響到其他病人醫治機會的時候。

首先,香港大部分病人都會集中在公共醫療系統獲取服務,這是本港公共醫療服務需求不斷飆升的其中一個原因。但可能部分病人其實有能力負擔私家醫療服務,只是礙於種種原因,包括部分私家醫療收費透明度不足,也包括公營醫療實在太「結果均等」,既便宜又齊全,致使他們可留在公營醫療體系內,甚至連帶香港的醫療保險亦不容易發展。

香港大部分病人都會集中在公共醫療系統獲取服務,這是其服務需求不斷飆升的其中一個原因。(資料圖片)

第二,畢竟資源有限,在同一個大餅內,除非吃的人不多,否則一個人吃多了,無可避免地另外會有人吃少了。尤其如果一個人要吃得特別多,大家的結果就未必可以同樣地「均等」了。

其實不單是不常見疾病,就算一些常見的癌症或頑疾,不少醫療費用都比以前高出數以十倍計甚至更高,醫療期變得更早更長。即使政府已有嘗試增加公共醫療開支,卻仍追不上成本和需求的暴漲。我們如何維持「結果平等」的醫療服務?下文再續。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續談罕見疾病挑戰,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