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賭徒有藥可救

踏進2025年元旦,謹祝大家在未來一年收入倍增!當然,收入應來自工作、投資,而不是投機、賭博。
2000年後,本港曾做過調查,發現市民患上「病態賭博」比率約為1.5%,以七百多萬人口計算有逾十萬人,絕非少數。更值得關注的是,病態賭博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筆者在工作上見過不少個案,十多歲已開始參與賭博、賭波,或和朋友合資賭馬,一般都會愈賭愈大,成為難以戒掉的習慣,俗稱「爛賭」。當然,爛賭是否會發展成病態賭博,還要看其他因素。
雖然病態賭博不是生理上的病變,也有一定的診斷標準,根據美國《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建議,只要符合10個條件之中的5個,例如為賭博耗盡一分一毫、為了翻本窮追不捨、因賭博引發金錢問題且與家人或朋友爭執等,便可診斷為病態賭博。
在2024和2025年,有一點值得注意:經濟未恢復,市民生活普遍壓力大,而壓力和病態賭博往往有一定關係。可以想像有一類人士,他們感到很大壓力,於是透過賭博減壓,賭的金額很可能是他負擔不來的,因為這樣才能令他覺得緊張,緊張得暫忘日常壓力。然而,不論結果是贏是輸,壓力根源例如工作、感情等並不會消失,因此贏了仍要繼續以賭博來減壓,甚至愈賭愈大;輸了,則拚命籌錢翻本,最終賭博成癮,泥足深陷。
很多不同研究結果顯示,有部分病態賭博是和衝動相關,患者可能一時控制不了自己感覺,便會去賭錢。這類個案若以高劑量血清素治療,有機會可減輕病情,另外也有其他藥物針對不同情況。所以病態賭徒並非無藥可救的。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有藥治療病態賭博,精神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