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胃癌新藥臨床測試
梁澄宇醫生近年,免疫治療被視為未來治癌的曙光。免疫治療透過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統,令免... -
微創小腸氣手術趨進步
吳家健醫生「小腸氣」這名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卻可能會有一種錯覺:這病的患者以小朋... -
-
-
預測心臟病風險的模型
黃志基教授2020年,本港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達六千五百多人,死亡率較2019年上升... -
小孩「長新冠」
陳靖邦醫生最近多了一個新名詞「長新冠」,即是患有新冠肺炎之後長達12個星期所產生的... -
-
-
小朋友的陰囊急症
廖思維醫生一般來說,小朋友的陰囊急症有幾種:一是我們最擔心的「睾丸扭轉」,二是睾丸... -
乳癌新知
王韶如醫生乳癌由1994年起成為本港女性頭號癌症。乳癌一般是根據癌細胞表面出現過多... -
-
-
長新冠和三高
陳靖邦醫生根據香港大學估計,全港應該有超過400萬人已經感染新冠病毒,許多人自己、... -
慢性胃炎患者多「腸化生」
王喬峯醫生近年「腸化生」的情況愈來愈常見,很多長期胃痛的病人在胃鏡活檢組織中都發現... -
人工晶體選擇的疑問
湯文傑醫生白內障是現代人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沒有藥物可治療,病人需通過手術更換人工... -
老人院與肌肉缺少症
陳靖邦醫生最近疫情嚴峻,每日都有幾萬確診個案,及有許多因為新冠肺炎而喪生的數字。尤... -
肌筋膜疼痛綜合症
汪家智脊醫「肌筋膜疼痛綜合症」(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
兩種乳癌新療法
李兆康醫生乳癌是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幸好,雖然近年乳癌數字一直上升,治療乳癌的方法... -
水凝膠助前列腺癌電療
蘇子謙醫生隨着人口老化及受西方文化飲食習慣的影響,很多人將焦點放在頭一二位的肺癌和... -
大灣區與香港疫苗的差異
趙長成醫生早前,廣東省公共衞生研究院發表了一份《粵港澳大灣區疫苗創新發展研究報告(... -
「倒甲」不是痛風
陳靖邦醫生最近不約而同有幾個腳拇趾腫痛的病人來看醫生。有些病人以為是不小心受傷,導... -
甲狀腺癌是「無聲殺手」?
羅中佑醫生曾演出《上流寄生族》的30歲韓國女星朴素丹早前確診患上甲狀腺癌,令人再度... -
性沉溺與病態賭博
張漢奇醫生聖誕前一宗娛樂圈名人出軌事件,以比火車出軌更震撼的聲勢,席捲各大社交媒體... -
移民和身體檢查
陳靖邦醫生最近和許多朋友或者舊同學聚餐,不是聖誕聚會,而是因為他們準備移民前的歡送... -
胰臟癌欠一步入十大
李兆康醫生早前,醫管局公布2019年癌症數字,一向較少人注意的胰臟癌,新症個案躍升... -
勿忽視濕疹對眼睛影響
湯文傑醫生濕疹是香港常見的皮膚病,不會傳染,但影響十分廣泛,而其中較易被忽略的是它...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