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人也有脂肪肝 健脾化濕成關鍵

李文鶴博士 | 2025-08-15

許多人誤以為,脂肪肝是「胖人才有」的病,實際上,許多體型標準甚至偏瘦的人,體檢中也被診斷出脂肪肝,令人困惑。從中醫角度來看,這現象其實有深層的體質與機理解釋。

中醫古籍中並無「脂肪肝」這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於「脅痛」、「肝着」、「痰濁」、「積聚」等範疇。脂肪肝的本質是「痰濁內生、瘀熱蘊結」,其根源多在於脾胃虛弱,運化失常。

中醫認為,脂肪肝的本質是「痰濁內生、瘀熱蘊結」,其根源多在於脾胃虛弱。(網上圖片)

營養不良所致

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穀精微。若飲食不節、嗜食肥甘、久坐少動,或情志不暢、久病體虛,皆可損傷脾胃,使其無力運化水濕,導致痰濕內生,日久化熱,痰濁瘀熱蘊結於肝,形成脂肪肝。即使是瘦人,若過度節食、暴瘦、營養不良,亦會因蛋白質攝入不足,無法合成足夠「載脂蛋白」(Apolipoproteins)來運輸脂肪,導致脂肪滯留於肝,形成「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中醫認為,脂肪肝的防治關鍵,在於「健脾化濕、疏肝理氣、消脂化痰」。治療上,應根據個人體質辨證施治,配合針藥改善病情。

避免暴飲暴食

日常保健方面,常用藥材如陳皮、荷葉、茯苓、澤瀉、黃芪等,皆有良好調理作用。推薦一款簡單的茶飲──黃芪陳皮荷葉茶。取黃芪10克、陳皮5克、荷葉3克,洗淨後剪細放入茶袋,清水浸泡15分鐘後,加熱至水滾煮約30分鐘代茶飲用。此方具有健脾益氣、化痰消脂之效,適合脾虛痰濕體質者日常調理。

此外,飲食宜營養均衡,避免過度節食與暴飲暴食。建議每周進行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太極、適度游泳等等,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與脂肪代謝。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健脾化濕可免脂肪肝,中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