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林錦褀教授 | 2024-07-05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是一種心理健康問題,通常由長期、重複的創傷事件引起。這些事件往往涉及人際間的背叛和虐待,例如兒童時期的虐待、家庭暴力或長期精神虐待。

與一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不同,C-PTSD不僅包括PTSD的症狀,如重新體驗創傷、迴避與創傷有關的事物和持續高度警覺,還包括3個自我組織障礙的症狀群組:情緒失調、負面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困難。

在筆者一項長期研究中,我們發現在香港有超過80%研究參與者,在出現C-PTSD症狀6個月後仍然符合C-PTSD的診斷標準。這表明C-PTSD症狀具有很強持續性。

研究還指出,經歷過創傷的人常常會使用較多心理健康服務,如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C-PTSD的心理因素包括自我批判、自我憐憫、反芻性思考和經驗迴避。在這些因素中,經驗迴避被認為是最顯著的預測因子,這意味着避免面對創傷相關的記憶和情感,可能會加重和延長C-PTSD的症狀。

針對C-PTSD的干預措施應側重於減少經驗迴避,幫助患者逐步面對和處理創傷經歷。

接納與承諾療法(ACT)和正念療法已被證明在這方面有效。希望通過更多研究和社會資源的投入,能夠為C-PTSD患者提供更好支持和治療,減少其個人和社會的負面影響。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值得社會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需要更多預防措施和早期干預策略來應對這一挑戰。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能夠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和支持性的社會環境,幫助那些受創傷困擾的人們早日康復。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研究助理教授

[信健康] 應對後壓力症後群, 護理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