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支煙仔助放鬆?精神健康恐斷送

「吸煙危害健康」這句口號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但所言的「健康」,除了指身體器官及機能健康,亦包括精神健康。你沒聽錯!「食支煙仔鬆一鬆先」其實是假象。
事實上,三分之二的嚴重精神病患者都是吸煙者,他們的吸煙量比一般煙民高約一倍,吸煙不單削弱精神科藥物療效,加劇精神病病情,壽命更會較一般人短15至20年。為了加強精神病患者對吸煙禍害的認知及自我健康管理意識,葵涌醫院委任了近70位護士和病房助理成為「無煙先鋒」,在病房舉辦無煙活動,勸導病人戒煙。

精神病患者吸煙率高企,與尼古丁對大腦的影響有密切關係。吸煙釋放的尼古丁,能刺激多巴胺分泌,帶來瞬間放鬆,這個感覺會讓患者誤以為吸煙能夠緩解情緒,帶來療癒效果,這是導致精神病患者吸煙率高企的其中一個原因。
然而,吸煙並不能真正改善患者的焦慮或抑鬱,相反,當尼古丁水平下降時,患者會感到焦慮,唯有再吸煙才能紓緩不適,造成不斷增加對尼古丁的依賴,進一步損害健康。
以抑鬱症為例,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的吸煙率是一般人的兩倍,當中大部分病人在出現抑鬱症病徵前已經開始吸煙,反映吸煙與精神健康的關係千絲萬縷;另外,吸煙會損害大腦分泌多巴胺的自然調節機制,讓患者變得需要依賴尼古丁才能感到愉悅,變相加重患者的各種精神病症狀,例如抑鬱、焦慮等等。
削弱藥物療效
吸煙另一可怕之處是削弱精神科藥物的療效,無疑會令精神病治療「開倒車」。
尼古丁會與肝臟中的代謝酵素發生相互作用,削弱藥物效果,結果影響病情控制,醫生無可奈何之下,需要提高病人藥物劑量,才能達到預期療效;如此一來,除了有機會增加患者的藥物副作用風險,亦進一步影響病人的整體健康。研究顯示,嚴重精神病患者的平均壽命,比普羅大眾短15至20年,而吸煙是導致這個現象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所以,吸煙不單會帶來癌症或其他心肺疾病,更會影響精神健康!
良好醫患關係
葵涌醫院作為精神科醫院,早於2005年成為全港首間無煙醫院,積極推動無煙文化,幫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療,改善身心健康。我們認為,良好的醫患關係有助病人戒煙,故早前委任了近70位護士和病房助理成為「無煙先鋒」,在病房舉辦無煙活動,以包容態度勸導病人戒煙。

醫護團隊會主動與院友和家屬溝通,解釋醫院推行無煙政策之目的,並尋求他們支持。此外,醫院的反吸煙工作小組,過去一年走訪了院內所有病房,舉辦不少遊戲、健康講座等活動,以有趣互動方式宣傳戒煙、無煙的好處;小組亦會定期在院內巡視,教育和勸喻違例吸煙人士,以營造無煙氛圍,讓病人、家屬及醫院職員一起共建健康生活。
吸煙對所有人都是百害而無一利,造成身體及精神健康「雙失」。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是吸煙者,不妨參考戒煙小貼士【見下文】,踏出健康第一步。醫院管理局和坊間亦有不同的戒煙服務支援有志戒煙人士。立即下定決心,向煙草說不!
戒煙小貼士:
1 鼓勵吸煙者讓他人知道自己正在戒煙,尋求朋友和家人支持。
2 煙癮一般會維持數分鐘,期間可嘗試深呼吸、多喝水和分散注意力,待煙癮減退。
3 避免處於吸煙的環境和活動中,減少吸煙的誘惑。

撰文 : 劉芸芸醫生_葵涌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
杜遠鳳_高級護士長(精神科)
[信健康] 吸煙對身體禍害,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