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暗瘡種類一文看清 第3種已經有機會爛面!不同暗瘡特徵、嚴重程度詳解

暗瘡問題困擾着許多香港人,從青春期到成年都可能面臨爆瘡危機。生暗瘡不僅影響外貌,還可能帶來心理壓力。了解暗瘡種類是有效管理皮膚問題的第一步,本文將由淺入深剖析不同暗瘡種類的特徵,包括從白頭粉刺到囊腫暗瘡,甚至更嚴重的石頭瘡,讓你掌握基本皮膚科知識,有效對抗各種暗瘡問題。
暗瘡是什麼?
生暗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主要是由毛囊阻塞、皮脂腺分泌過多,以及細菌感染所引起。生暗瘡並非年輕人獨有的問題,不少成年人也會因為荷爾蒙、壓力等因素而受暗瘡困擾。要有效對付暗瘡,首先要了解暗瘡種類。
所有暗瘡種類都從粉刺開始
所有暗瘡問題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粉刺。粉刺是毛孔被皮脂和死皮細胞堵塞的初期階段,這為後續的暗瘡發展奠定了基礎。無論是輕微的白頭粉刺還是頑固的黑頭粉刺,若不妥善處理,都有可能因細菌入侵而演變成發炎性的暗瘡類型,例如丘疹、膿疱甚至囊腫。
如何分辨粉刺和暗瘡?
要分辨粉刺和暗瘡並不困難,主要從外觀和觸感入手。粉刺通常表現為無痛的小顆粒:白頭粉刺是毛孔完全堵塞,表面呈白色;黑頭粉刺則是毛孔部分開放,因氧化而呈黑色。而暗瘡則不同,暗瘡通常伴隨紅腫、疼痛,甚至可能有膿液滲出,這是因為堵塞的毛孔受到細菌感染,引發了炎症反應。簡單來說,粉刺是靜態的堵塞狀態,而暗瘡是活躍的炎症狀態。
8大暗瘡種類
暗瘡種類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多,了解不同暗瘡類型的特性,才能對症下藥。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暗瘡種類分為粉刺、發炎性和特殊類型。以下是8大暗瘡種類:
暗瘡種類丨粉刺1. 白頭粉刺(閉鎖性粉刺)
白頭粉刺的特徵是體積很小,在皮膚表面形成微凸的白色小點。白頭粉刺的成因是毛囊被污垢、皮脂和老舊角質堵塞,但毛囊口沒有打開,導致空氣無法進入,粉刺不容易氧化變色,因此呈現白色。
暗瘡種類丨粉刺2. 黑頭粉刺(開放性粉刺)
黑頭粉刺同樣體積小,遠看像一點一點的黑色小斑點,常見於鼻頭和鼻翼兩側。黑頭粉刺通常是由白頭粉刺演變而來,當毛囊開口被撐開,皮脂和老廢角質接觸到空氣,發生氧化反應,就會變成黑色。雖然黑頭粉刺看起來不太衞生,但其實只是輕微的暗瘡前期。
暗瘡種類丨發炎性1. 丘疹
丘疹是一種皮下型的暗瘡,是由於毛囊在真皮層的位置發炎、腫大,在面上形成紅色隆起區域,像小土丘一樣。丘疹的成因是閉鎖性粉刺受到細菌感染,導致較深層的發炎反應。要治療丘疹,可以使用含有抗生素成分的藥膏,塗抹在暗瘡周圍,幫助減少感染和消腫。切記不要擠壓丘疹,以免加重發炎,甚至留下疤痕。
暗瘡種類丨發炎性2. 膿皰
膿皰是丘疹進一步發炎、變得更嚴重暗瘡類型。膿皰通常觸感偏硬,底部有一圈泛紅的顏色,表皮則呈白色,像白頭粉刺的放大版。膿皰的形成是由於毛囊內的細菌大量繁殖,導致發炎反應加劇,形成膿液。對於膿皰,建議尋求皮膚科醫生處理,透過專業的手法將膿瘡排空,並使用適當的藥物治療。
暗瘡種類丨發炎性3. 結節
結節型暗瘡是一種相對嚴重暗瘡類型,主要特徵是皮膚下形成的硬塊,通常伴隨着紅腫和疼痛。這些結節可能會持續數周,並且不易自行消退。結節性暗瘡的形成與過度的皮脂分泌和毛孔堵塞有關,通常需要醫生介入,包括使用外用藥物或口服抗生素來減輕症狀和促進癒合。
暗瘡種類丨發炎性4. 囊腫
囊腫型暗瘡是最嚴重暗瘡類型,通常表現為充滿膿液的大腫塊,觸摸時會感到明顯的疼痛。這些囊腫可能深入皮膚,導致周圍組織的發炎和腫脹。囊腫暗瘡內的液體,主要是由死亡的白血球、組織碎片與細菌化膿組成。治療囊腫型暗瘡,通常需要靠醫生開立口服A酸這類較強力的藥物,才能比較有效解決。
暗瘡種類丨特殊類型1. 真菌性暗瘡
真菌性暗瘡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問題,通常發生在潮濕或悶熱的環境中。真菌性暗瘡的症狀包括紅腫、發癢和發炎,皮膚可能出現小水泡或脫皮現象。患者常感到不適,並可能伴隨刺痛感。真菌性暗瘡多見於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如背部和胸部,特別是在運動後或出汗時更為明顯。由於真菌生長受環境因素影響,因此保持皮膚乾燥和通風是預防的關鍵。
暗瘡種類丨特殊類型2. 荷爾蒙暗瘡
荷爾蒙暗瘡主要與荷爾蒙變化有關,尤其在青春期、月經周期或懷孕期間最為常見。荷爾蒙暗瘡通常出現在下巴、面頰和額頭等區域。症狀包括皮膚發炎、紅腫和敏感,常伴隨小丘疹或膿皰。由於荷爾蒙影響皮脂分泌,導致毛孔堵塞,因此往往難以治療。管理荷爾蒙水平和使用針對性的護膚產品是改善荷爾蒙暗瘡的關鍵。
暗瘡嚴重程度
暗瘡嚴重程度影響治療選擇,大致上可分為以下3個等級:
- 輕度暗瘡:主要為白頭、黑頭,少量丘疹或膿皰
- 中度暗瘡:多個丘疹和膿皰,可能擴散至背部或胸部
- 嚴重暗瘡:大量丘疹、膿皰、結節或囊腫暗瘡,易留疤痕
如果生暗瘡超過一個月,自行處理無效,甚至惡化成嚴重暗瘡,如囊腫暗瘡,可能導致永久性疤痕,嚴重影響外貌和自信心,伴隨情緒困擾,建議應盡快諮詢皮膚科醫生以獲得專業治療。
石頭瘡是什麼?
石頭瘡又稱為聚合性痤瘡,是一種比一般暗瘡更為嚴重的皮膚炎症。石頭瘡是由多個痤瘡結節結合而成,炎症深入皮膚底層,形成大面積的紅腫硬塊,觸摸時會感到堅硬和疼痛,外觀上表面凹凸不平,且多數沒有膿頭。由於其體積較大、質地堅硬,故俗稱為石頭瘡。
石頭瘡的形成與一般暗瘡的病理機制相似,都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有關。當皮膚油脂分泌過多,無法順利排出,與皮屑等混合阻塞皮脂腺出口,就會形成粉刺或小丘疹。如果炎症深入皮膚底層並擴大,積聚成結節、囊腫,就會形成石頭瘡硬塊。然而,石頭瘡的炎症更為嚴重,影響範圍更廣,因此治療起來也更為棘手。與一般暗瘡相比,石頭瘡痊癒後更容易留下疤痕,對患者的儀容和自信心造成更大的影響。
石頭瘡常出現在油脂分泌旺盛的位置,如面部(特別是下巴、口鼻周圍)、背部、胸口、肩膊、大腿和臀部等。在女性月經前,由於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和內分泌失調,下巴更容易長出石頭瘡硬塊。
暗瘡種類常見問題(FAQ)
1. 怎麼分辨是不是暗瘡?
簡單來說,粉刺是還沒有發炎的毛囊堵塞,而暗瘡則通常指已經發炎的粉刺。分辨粉刺與暗瘡最簡單的方式,是粉刺的體積較小,且按壓並不會痛,也不會有紅腫、凸起症狀。
2. 丘疹型暗瘡怎麼消?
要治療丘疹型暗瘡,可以使用含有抗生素成分的藥膏,塗抹在暗瘡周圍,幫助減少感染和消腫。切記不要擠壓丘疹,以免加重發炎,甚至留下疤痕。
3. 暗瘡不擠會自己消嗎?
暗瘡不擠壓,有機會自行消退,但這取決於暗瘡的類型和嚴重程度。輕微的粉刺或丘疹,如果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刺激,通常會慢慢消退。但嚴重的膿皰、結節或囊腫,則需要藥物治療或專業處理,難以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