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 Go照顧者模式 既照料病人 亦助照顧者

醫院管理局 | 2024-10-02

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自2019年推出,現時成為不少公立醫院病人生活的一部分。過去四年多,HA Go的功能不斷改進,其中一個最有標誌性的發展,就是逐步開展「照顧者模式」,各項與病人照顧者有關的功能,為病人和照顧者帶來不少方便。

只要有一App在手,照顧者可以查閱病人覆診期、用藥紀錄、病情紀錄等,從前複雜繁瑣的資料,整合在一站式的流動應用程式中。

HA Go推出四年多以來最有標誌性的發展,就是逐步開展「照顧者模式」,為病人和照顧者帶來不少方便。(醫管局圖片)

不論是陪診或病人回到社區生活,照顧者在病人護理上一直都有重要角色。不過,以往公立醫院仍未推行「電子化」時,覆診紙往往只有紙本、病人的藥物清單一疊疊,很難做到一目了然。有不少照顧者要特意用文件夾將病人的覆診紙、單據、病假紙,甚至身份證明文件保存好,方便自己陪診時進行各項手續,對病人和照顧者都帶來不便。

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總系統經理(臨床系統架構及開發)許慶來表示:「當團隊構思HA Go的功能時,即時想到醫院內大部分病人身旁都有一位『陪人』的畫面。所以,手機應用程式的用家,不一定是病人本身,而是他們身邊的照顧者。」事實上,HA Go團隊中有不少成員本身也是家人的照顧者。因此,他們由自身經驗出發,開發了HA Go「照顧者模式」,將病人與照顧者的HA Go戶口連結,方便照顧者管理病人就醫安排及查閱資料。

開發多種功能

過去幾年,「照顧者模式」一直推陳出新。最近的突破,是容許照顧者以視像方式,陪伴家人應診。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醫療信息主管彭育華醫生表示:「很多照顧者都是上班族,但因為想與家人一起見醫生,了解家人病情最新發展,而要特意請假、遷就時間。有了視像會診,他們無論身處何方,都可以參與家人的遙距應診,即時得知家人最新病情,並向醫生詢問照顧方法。」

另外,HA Go亦化身照顧者的「小幫手」;只要一App在手,照顧者可以查閱家人的診期和藥物紀錄、接收預約提示,以及代病人在門診登記及繳費。專科門診病人回到社區,亦需要好好管理健康。照顧者作為守護家人的前線分子,可以使用HA Go,協助病人輸入健康數據、接收健康資訊等,好讓醫生在下次覆診時,可檢視到病人近期的身體情況。照顧者亦可以查閱家人的報告,了解家人最新病況。

截至2024年中,HA Go已有逾262萬個正式會員,並有逾20萬照顧者的登記,反映針對照顧者的服務需求殷切,病人和照顧者逐漸接受這種服務模式。許慶來強調,照顧者模式涉及分享病人資料予第三方,所以團隊一直以病人私隱為先,諮詢多方意見,確保資料只分享至照顧者戶口。彭醫生亦提醒病人及照顧者,HA Go內的資料屬高度私隱,應該謹慎保密處理,不應隨意分享給第三者。

「照顧者模式」目前正逐步向住院病人的服務入手,例如更新手術狀況等,希望照顧者在家亦可保持與住院家人的聯繫。

願景加入人工智能

至於HA Go的整體發展,彭醫生表明團隊的願景是加入人工智能,令程式更「自動」為用家提供協助。許慶來表示,將HA Go發展成一站式的「超級App」是大趨勢,意思是病人及照顧者可以在HA Go上集中處理大部分與公立醫院服務有關的事項,方便又快捷。

HA Go團隊奪得2024年醫院管理局傑出團隊獎項。(醫管局圖片)

HA Go團隊奪得2024年醫院管理局傑出團隊獎項。

彭醫生指出,HA Go由開發到啟用的旅程中,不止涉及資訊科技及醫療信息部的同事,還有賴不同部門,例如財務、醫院聯網、前線人員的協作和大力推廣,HA Go才可以成為深入民心的流動應用程式,連繫病人和照顧者,理順公立醫院的應診流程,令病人及照顧者可以更方便和舒適地接受服務,輕鬆地掌握不同診症步驟,提升病人及照顧者的服務體驗。

[信健康] 淺談HAGO照顧者模式,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