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健康服務管理局 內在潛能.自我管理

黃譚智媛 | 2019-07-20
WHO的《老年人綜合關懷》指南其中一條建議是:向依賴護理老人的家庭成員和其他非正式護理人員提供心理干預、培訓和支持。

政府的工作重心應該聚焦於民生方面,而民生中醫療健康是主題之一。筆者在2017年9月30日於《信報》(〈中西結合社區健康中心〉)寫道:「由楊紫芝教授領導的『基層健康服務工作小組』於1990年發布報告Health for All, The Way Ahead,詳細闡述了社區健康服務的體制、架構、運作和財政等等,並建議成立『基層健康服務管理局』(PHC Authority)。」

特首在2017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地區康健中心」於10月在葵青區試辦,將會提供3層的預防保健:第一層︰健康推廣、健康風險評估;第二層︰慢性疾病篩查(高血壓、糖尿病);第三層︰慢性疾病管理(高血壓、糖尿病、腰背及膝關節痛症)及社區復康服務(中風、髖骨折、心肌梗塞),建立和加強社區支援(包括家庭和直接照顧者),預防及延緩長期病患。但是中心內沒有家庭醫生,也沒有eHR(醫健通)病歷,而一年內只接待5萬人,葵青區有50多萬人口,難道要10年才可使所有人受益?

服務有重複有空白

現時,衞生署於全港設有18間長者健康中心,31間母嬰健康院。全港共有210間長者中心(包括長者地區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

醫管局則在全港設有73間普通科門診,18個中醫教研中心,9間社區老人精神科小組,9間醫院提供社區精神科服務,46個社康護理服務中心,44間病人健康資源中心。社會福利署轄下有5個臨床心理服務課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截至2018年9月,34間非政府機構為全港463間中學提供駐校社工服務。雖然4個部門均提供醫療健康服務,但是其中存在溝通問題,服務有重複亦有空白,與市民的需求有差距,最大的問題則是各種不同的服務之間沒有IT方面的連接,導致時間、物資、人力、金錢上的浪費,降低效率,增加成本。

3個模塊13條建議

然而,這一地區康健中心不但沒有整合四部門的工作,也沒有家庭醫生進行基層醫療以及中醫「治未病」及「養生」,沒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也沒有提供癌症預防早查、精神健康服務和老人必需的牙齒口腔及眼睛的防治服務。當食物及衞生局檢討這一試點時,可否考慮重組基層醫療在PHC Authority下,並加強培訓家庭醫生以作公私合作的要求。

再者,當局可考慮結合內在潛能(intrinsic capacity)和自我管理的全面護理計劃,將公共衞生和臨床實踐重新定位於遠離以疾病為導向的方法,並轉向基於功能評估並更有效以人為本的方法,確定更早的干預機會。2015年,世界衞生組織(WHO)將健康老齡化的目標定為幫助人們「發展和維持能夠促進福祉的功能能力」,為全部體力和腦力的組合。WHO的《老年人綜合關懷》(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提供了基於證據的指南,根據3個模塊及13條建議:

1.身體和心理能力下降

‧活動性喪失:建議1:多模式運動,包括漸進式力量阻力訓練和其他運動成分(平衡、靈活性和有氧訓練),以步態速度、握力和其他身體表現測量來衡量。

‧營養不良:建議2:口服補充營養和飲食建議。

‧視力障礙:建議3:常規的視力損害篩查,並及時提供全面的眼保健服務。

‧聽力損失:建議4:提供篩查及助聽器。

‧認知障礙:建議5:認知刺激及診斷。

‧抑鬱症狀:建議6:根據世界衞生組織mhGAP(精神健康差距行動計劃)干預指南,提供簡短、有條理的心理干預。

制訂綜合干預措施

2.老年綜合症(與護理依賴相關的)

‧尿失禁:建議7:患有認知障礙的,可以提供尿失禁的管理。建議8:患有尿失禁(衝動、壓力或混合)的女性,使用與膀胱控制策略和自我監測相結合的骨盆底肌肉訓練。

‧跌倒的風險:建議9:進行藥物檢查和戒斷不必要的或有害的藥物。建議10:進行多式聯運(平衡、力量、靈活性和功能訓練)。建議11:根據專家的評估,進行家居改造以消除可導致跌倒的環境。建議12:將評估與個性化干預相結合的多因素措施,以降低風險和發生率。

3.對照顧者的支持

建議13:向依賴護理老人的家庭成員和其他非正式護理人員提供心理干預、培訓和支持,特別是在護理需求複雜廣泛和/或有顯著的壓力時。

首先評估每個市民的需求和身體、心理能力的下降,其次確定以人為本護理目標並制訂多組綜合干預措施,使用自我管理支持原則,並確保轉診途徑和監測護理,最後促進社區參與。

撰文:黃譚智媛_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

 

[信 ● 健康] 社康服務非難事,綜合措施可嘗試!【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