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婦女做婦檢 「同聲同氣」是關鍵

黃祖莉助理教授 | 2019-09-12
南亞裔婦女比本地婦女的子宮頸癌篩檢率明顯較低,當中只有36%的南亞裔婦女曾進行子宮頸細胞檢驗。 (資料圖片)

子宮頸癌雖然令人聞之色變,卻是其中一種最能預防的癌症;要預防此症,婦科檢查是絕不可少的。現今資訊發達,作為新一代的女性早已可透過各種媒體網絡獲取子宮頸癌的資訊,從而及早預防。可是,本港的南亞女性卻沒有這種「專利」。究竟如何增進她們的意識和知識?

子宮頸癌在全球女性最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四。單是2018年,全球就有57萬宗新確診個案。此症在全球「肆虐」,必須讓女性知道如何能「避之則吉」!事實上,預防子宮頸癌的最有效方法莫過於及早檢查,以在子宮頸細胞未演變為癌症前先作治療;即使發現患癌,也可及早確診、及早治療,這樣治療的成功率會較高,死亡率也大為減低。

語言文化成障礙

現時子宮頸細胞檢驗(Pap Test)是最普及、最有效的子宮頸癌篩檢方法,香港衞生署亦鼓勵年齡介乎25至64歲並曾有性經驗的女性做檢查,如女性在過去兩年的檢查結果均屬正常,則可隨後每3年檢查一次。

南亞裔是香港最龐大且人口增長最快的少數族裔,當中包括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裔,大部分已在香港定居,有些更在香港土生土長,可是,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卻截然不同。一般來說,南亞裔的教育水平較低,當中只有38%具有中學以上的教育程度,而大部分巴基斯坦和尼泊爾人均不會英語或廣東話,造成一定程度的溝通障礙。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南亞裔婦女比本地婦女的子宮頸癌篩檢率明顯較低,當中只有36%的南亞裔婦女曾進行子宮頸細胞檢驗,本地婦女卻有60.5%,可見兩者差別很大。

南亞裔婦女的檢查比率如此低,可歸咎多個因素,包括對子宮頸癌的知識有限、存有誤解、難以使用子宮頸癌篩檢服務、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等。有見及此,我們更應訂立適切的措施,協助南亞裔婦女衝破各種障礙,但這些措施必須「瞄準」問題方能成事。

雖然早前的介入方式可增進南亞裔婦女對子宮頸癌篩檢的知識,但始終人手有限,未能適時提醒婦女進行檢驗,也未能協助婦女進行預約;因此若能邀請「同鄉」擔任保健員提供協助,相信效果會更好。

所謂「同鄉」保健員是指同一族裔而曾接受訓練的人,為社區裏的南亞婦女提供健康服務。邀請「同鄉」幫忙可說是得心應手,她們深切了解南亞文化,不但可提供切合南亞文化風俗和語言的健康計劃,更可在需要時給予支援,透過多種外展活動,提醒婦女進行篩檢的重要性,同時為她們作安排和統籌。

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試驗亦發現,有「同鄉」保健員協助下,南亞婦女進行子宮頸癌篩檢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使用篩檢服務的機會也大增。

「同鄉」保健員幫忙

為了解使用「同鄉」保健員的成效,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推行了一項由「同鄉」保健員主導的多媒體健康教育計劃,對象為25歲或以上曾有性經驗的南亞裔婦女,她們必須在過去5年間沒有接受任何子宮頸癌篩檢、不曾患癌及在過去一年間沒有接受任何渠道的子宮頸癌教育方式。

「同鄉」保健員負責致電參與者,告知計劃的時間和地點。計劃內容包括一個多媒體教育講座以簡介子宮頸癌及其預防方法。其次為每月一次的電話跟進,為時3個月,並提供資訊以協助婦女使用篩檢服務。參加者亦同時收到一份有關子宮頸癌的教育小冊子,以回顧健康講座所述內容。

「雙管齊下」增成效

參與是次研究的南亞裔婦女共分為兩組,包括對照組(即沒有接受任何教育計劃)和介入組(即接受「同鄉」保健員主導的教育計劃)。在比較下,發現介入組的婦女進行子宮頸癌篩檢的人數的確較多。在接受篩檢的239人中,有八成是來自介入組的,可見使用「同鄉」保健員與多媒體方式「雙管齊下」能收到一定成效。「同鄉」保健員「同聲同氣」,已摒除了基本的語言障礙,而且她們深明婦女們的「心結」,可就着她們的文化顧慮加以解釋,從旁協助和指導;再加上利用多媒體的方式,以圖片和影片解釋子宮頸癌和篩檢程序,簡單易明,對於知識水平較低的婦女來說實在十分奏效。

過往由醫護人員推行的教育計劃,往往給予南亞婦女「高高在上」和「離地」的感覺,實在難以取得相同成效。是次計劃由「同鄉」主導,加上每月由「同鄉」親自致電參加者,無疑增加親切感,也可鞏固參加者所學知識,並付諸行動糾正過往的觀念。

是次研究更發現一點十分有趣,就是南亞婦女一般會聽從親友和醫生的意見去篩檢,雖然這是好事,但她們往往只是「盲從」卻不甚理解背後原因,這樣實在難以堅持定期做篩檢。

歸根究柢,我們還須以有效的方式灌輸正確的觀念。南亞裔婦女唯有認識子宮頸癌、明白篩檢的重要性,才會付諸實行去防癌。

撰文 : 黃祖莉助理教授_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

 

[信健康] 婦科檢查要同聲同氣? 健康貼士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