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醫「自衞抗疫」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近日公布的數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中,無明顯外遊病史,表明預測到本地社區有隱形傳播的可能性,令各界都非常憂慮。口罩的全球缺乏及專家對口罩防疫的評價差異,令市民不禁問該「如何自保」?
經過沙士的洗禮,香港中醫當年也有參與沙士的抗疫。內地官方包括衞計委、鄰近香港的廣州中醫藥大學及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龍崗治未病中心,皆出版防治新型肺炎之早中後期或康復期全面中西醫互相配合之醫療方案。加上網傳的效率,早將安宮牛黃丸或雙黃連口服液在內地賣得清光。香港註冊中醫學會聯同三大中醫藥學院代表皆以湯、茶、藥以推薦各界人士提供防治方法。香港800萬人口,在接受了各種媒體的訊息後,不禁會問一個問題:「我體質適合飲用嗎?我未經中醫診斷,可否飲用1號方或2號方等。」
歪疫之氣
截至2月5日零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經確診2.4萬多宗,死亡近500例(編按至6日零時,內地確診3.1萬多宗,死亡為636人),波及範圍涉及中國31個省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肯定是歪疫之氣,其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從這個角度來說,屬於中醫的「瘟疫」。中醫尤重視二十四節氣的改變對人體的影響。今年立春節後,溫度仍然高企於10度以上,其中冬天無任何寒意,冰雪在北方也不明顯,故疫症明顯有熱性症狀如口乾,或濕性症狀如腸胃不適等情況,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冬春季節本來就是溫病的高發季節,傳統有冬溫、春溫等命名。人多有內熱,同時室內外溫差大,所以處於這樣的環境下,人更容易感受外邪,外有風寒,內有燥熱。就形成了寒包火兼有燥邪的病機局面。
體質自強
那麼體質與疫症有什麼關係呢?體質源於《黃帝內經》,指人在先天遺傳基礎和後天生活或飲食習慣,形成代謝、機能、結構相對穩定身體狀態。體質以王琦院士分為九型。九型體質中有平和質一種及另外八種偏頗體質,其中包括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痰濕質及濕熱質。如陽虛體質偏寒體質,食熱性食物為宜,食寒涼食物為忌。中醫認為正氣在內就不易受疫邪之害。故中醫相信體質偏頗即易患疫病的人。
在當前疫症肆虐,人人都有責任把自己照顧好保護好,體質自強即把自己內在的陰陽(寒熱、虛實)調整,減少外出接觸疫邪之氣、切斷傳染途徑。西醫認為做好防護,必須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社區接觸,勤洗手,戴口罩等。按中醫思路則要:一、強身健體、體質自強;二、避免熬夜,充足睡眠;三、避免辛辣油膩飲食;四、氣功或太極入靜,改善免疫功能。
網上問症
面對避免社交接觸抗疫日子,電子健康管理來得非常合時。網上體質自強早在2013年為香港3306位健康人士測定體質。統計發現香港平和質佔37%,另外63%香港人多擁有一個或以上偏頗體質。體質判定以王琦九型體質為適合香港人口,大數據更以香港人標準為判定。為免卻社交接觸,任何未有症狀人士可免費透過手機、電腦或可上網的裝置在網上答畢30至60條問題,電腦即時為測試者初步判定有關體質,對自身體質有所得着。假以時日,透過重複回答自測,亦可觀察自身體質有否改變,可達到自我健康管理的目的。支持前線醫護或基層,網上體質自強後,再揀選相對的中醫推薦處方更合適。希望網上體質自強,為未病人士提供一個便捷及安全的肯定(http://diagnosis.doctorbot.io)。
不同疾病或服用藥物有可能掩蓋潛在體質,若有疑問,必須向中醫查詢。網上體質平台原意乃增加體質自強教育,達到自我健康管理,發揮中醫基層醫療服務角色。中醫診斷複雜,除了二十四節氣體質變化因素外,還要顧及疾病或病人服用藥物有可能對體質的潛在性掩蓋。必須以中醫之臨床經驗作出最後專業判斷。中醫治療或防治,都貫穿辨證論治原則。中醫認為內在陰陽平和,正氣存內,就可減少感染外邪風險。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及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所榮譽教授
撰文 : 黃韻婷_助理教授
[信健康] 自衛抗疫非難事,中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