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瘟疫打困籠的情緒問題

陳仲謀醫生 | 2020-03-11
香港人的自律使本地的「爆發率」維持於相對偏低的水平。(路透圖片)

「新冠連三月,香城草木深,醫藥數更短,世衞不稱心。」這是擷取盛唐詩人杜甫的一首律詩《春望》改編而成的。自內地傳出新冠肺炎,香港人從冬至開始戒備,戴上口罩,到上周的驚蟄,頭尾足足6個氣節,總共90日,剛好3個月。本港自隆冬至仲春,氣候轉暖,早開的杜鵑爭先綻放,但似乎有點垂頭喪氣,反而一些較冷門的花卉樹木卻互相鬥麗爭妍,氣象一新。新病毒蔓延全球,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中招」,各國禁止口罩輸出(印度政府更嚴格限制所有藥品的原材料輸出)。統籌全球抗疫的世界衞生組織表現備受批評。

「一年之計在於春」,現在港人和世界各地的民眾一樣,希望能夠盡快脫離病毒的牢籠,除去口罩,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和摯愛的親朋戚友擁抱一番。可是這些美好的願望,相信可望而不可即。

港府已經包機從武漢接回被困數月的469名港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公布,還有3500多名滯留湖北的港人要求協助。首批從疫區回港的數百人,連同日本橫濱鑽石公主號郵輪分3次返港的人,以及在本地與確診者有緊密接觸的而被政府強制隔離14天的市民,即是和新病毒「打困籠」的人相信會逐步增加。今次政府有了經驗後,毅然將火炭剛落成的5座公共房屋臨時改作「隔離檢疫中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這裏接受隔離的人,心情有如坐牢,多數都很難受,但兩星期的時間尚算不長,無恙「獲釋」的,應該在身心上沒有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少數在「囚禁」中確診的人,要在醫院接受醫治,他們被「打困籠」的時間將會更長,所受的打擊一定會更大。

其實,受疫情困擾,身心被「打困籠」的還包括700多萬港人,尤其是處於最前線、救急扶危的醫護人員。雖然內地和本港的確診數字漸趨穩定,並有回落趨勢,但世界不同地方卻出現大爆發,例如南韓、日本、意大利和伊朗,連一向置身事外的英、美亦開始如臨大敵。世衞總幹事有意強調疫症仍然是「可以被控制」,可能是基於政治的需要,或者是防止全球過分恐慌。無論如何,正如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所說,在技術上而言,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已經成為瘟疫(Pandemic)。海關不能擋住病毒,它的傳播是無疆界的,疫情的走向仍是撲朔迷離,某地區可能會有「第二波的散播」,整個世界可能陷入「餘波未了」。有人聯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班牙流感」肆虐,奪去全球約5000萬條人命;更遠至十四世紀的歐洲,「黑死病」(老鼠身上的蝨子作為傳播媒介),使人口驟降最少三成。

病毒未受控的原因,大概是科學界仍然未能識破它的「廬山真面目」,而未能掌握切實斬斷其傳播鏈的方法;醫學界還未研發出針對性的藥物(如特敏福之於流感),遑論製造疫苗。在上述種種未知的因素下,COVID-19幾時才會退卻?真是很難說得準確,好像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很多人都會有被「打困籠」的感覺。

就香港的特殊地理和政治聯繫的情況而言,市民所承受的壓力可能比其他地區的人大。本港去年經歷社會的動亂,經濟重創,大眾的心情已經相當低落,近百萬學生總計停課的日子超過3個月,「停課不停學」的口號有點自欺欺人。

部分港人面對經濟前景的暗淡,加上疫情的反覆無常(中、台、港、澳地區的情況似乎到了第一波的尾聲,但韓、日、伊、 意卻是第一波的前奏。中國從「絕對輸出國」現在已錄得幾宗輸入個案),思想上很容易找不到出路並走進死胡同,這就是筆者所謂的「打困籠」,出現種種情緒異常甚至精神病是可以預期的。全球疫情受控的時序應該不如中國專家般樂觀。疫病的擴大,配合世界政治經濟的明爭暗鬥,今歲鼠年世人的情緒必然較受困厄。

在精神科學的研究中,當人們受到威脅時,尤其是生命「危在旦夕」,都會出現一連串的心理反應:擔心、焦慮、抑鬱、恐懼、失魂落魄、失去理智,最終產生各種的精神病,而其中最常見的是「創傷壓力症」(PTSD)和「適應性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s)。它們都是因為長期受精神壓力所產生的後遺症。PTSD徵狀非常明顯:失眠、發噩夢、失憶、過度警覺、易受驚嚇,而一幕幕病人最害怕見到的記憶片段,會突然(包括在睡夢中)零碎地浮現,稱之為「記憶回閃」(Flash back)。另一種典型病徵是「迴避行為」(Avoidance Behavior):迴避可能勾起悲痛回憶的場景,衍生逃避現實的心理失衡。無論是病情較重的PTSD或是病情較輕的「適應性障礙」,都會削弱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享受生活的情緒。根據以前的研究數據估計,病情惡化成PTSD的,女性是12%,男性是8%。

香港人的自律使本地的「爆發率」維持於相對偏低的水平。筆者認為港人的操守,政府的按章辦事,都應記大功。但是,我們除了堅守防疫措施外,還要切勿忽略疫中和疫後的心理困擾,防止有「打困籠」的情緒出現。

要預防因瘟疫所產生的心理失調,最重要的是準確地掌握網上的資訊,遵從專業人士的意見,配合有關當局的措施,不要自私自利,跟隨「羊群效應」,更不要有「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企圖獨善其身;反而要主動幫助「弱勢社群」,發揚守望相助的正能量。大家應該互相鼓勵,知道這種新型病毒雖然潛伏期長、傳染力強,但殺傷力則遠不及SARS,不幸染上也不是很「大劑」。

掌握資訊互相幫助

市民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切斷和外間的聯絡,反而應該在電子媒體上、 群組中互相交流、討論、互動、輔導,甚至有診治的工作;減低壓力,或作出初步評估,好讓專業人士及時介入,醫治有徵狀的市民,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

總言之,「打困籠」的情緒,是由於人們害怕染上可致命的病毒,要經歷隔離時的沉悶、寂寞和憤怒(被污名);在接受治療時,藥物副作用所引起的失眠和焦慮, 如果市民預先有心理準備,上述的負面情緒應可減低。

撰文: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捍衛健康非難事,精神健康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