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非長者專利

譚莉英中醫師 | 2020-04-27
醫師指切除瘜肉後並非絕對安全,若果沒有好好地調理身體,患者復發的風險也會較一般人高2至3倍,發病位置亦未必相同,所以必須定期檢查。

近期因疫情關係,很多市民都安在家中抗疫或工作,導致網上視像診斷服務需求大增。的確,這項服務自推出以來,為很多忙碌的都市人帶來很大便利,足不出戶已經可得到醫療診斷和建議,以及收到包裝中藥液,故此視像診斷大受歡迎,Ann是其中一人。

Ann最初是大便出血,誤以為是痔瘡,後來出現背痛。經網上視象診斷諮詢後,我發現不對勁,建議Ann做大腸鏡檢查。檢查後發現已屬末期腸癌,並已擴散至脊骨 。Ann從事業務融資,40歲,經常出外應酬,大魚大肉又飲酒,懶做運動。近年偶爾大便出血,由於沒有家族病史,以為只是痔瘡或工作壓力大,聯想不到跟腸癌有關。情況維持約半年,直到出現背痛才求醫。

Ann無奈地說:「以為年紀大才會患上大腸癌,自問年輕,有病徵都不會跟大腸癌有關。」

我答:「大腸癌從來都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患者確診大腸癌時,較多屬於末期。」Ann續:「原因何在?」

借陽氣快速擴散

我答:「從中醫角度來看,年輕人陽氣較盛,若身體有異常的癌細胞,亦會借助住人體陽氣將之極速成長與擴散。所以,腫瘤生長速度相對較快。加上年輕人嘛,就自恃年輕,警覺性低,就算有徵狀也沒有跟進。要知道,大腸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由第一期的九成下跌至第二期得八成,第三期的六成,而末期的存活率更只得一成。況且,Ann你曾經患過瘜肉,也算是高風險人士。」

Ann:「我以為曾接受大腸鏡檢查並切除瘜肉就可一勞永逸。」

我答:「切除瘜肉後並非絕對安全,要跟隨指示定期檢查。即使瘜肉切除了,若果沒有好好地調理身體,患者復發的風險也會較一般人高2至3倍,發病位置亦未必相同,所以必須定期檢查。檢查的頻率視乎瘜肉性質及數量而定,如瘜肉達1厘米、有4粒或以上,或屬可能會惡化的瘜肉類別,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管狀腺瘤,建議相隔1至2年再檢查。相反,如瘜肉屬良性且數目較少,可隔5至8年才檢查,最遲也不要超過10年。因為瘜肉有可能是癌前病變。」

Ann續說:「我又不至於懶到什麼也不做,我曾經做大便隱血測試呈陰性反應,不是代表沒有大腸瘜肉嗎?」

我答:「大便隱血測試不是百分百準確,化驗原理是檢查採集的大便樣本上有沒有隱血。理論上,當腸道有腫瘤,糞便在通過時會沾上肉眼看不到的血。不過,由於檢查時只抽取部分大便樣本,加上腫瘤未必經常出血,以致樣本未必沾有血液,測試的敏感度其實只得六至七成。因此,就算測試呈陰性,也應按醫生指示調理身體和定期作大腸鏡檢查。」

Ann續問:「譚博,你現在可以怎樣幫我?」

我答:「你現在大便不爽,時有膿血、腹部癮痛、腰痠背痛、月經失調、心煩鬱悶和失眠多夢等,正是我們中醫所指的肝腎陰虛型。所以治宜消癥化瘤,滋補肝腎,養陰瀉火。

針灸:大腸俞、天樞和太溪等穴,留針20分鐘,隔日1次,7次為一個療程。

內服中藥:多用山茱萸、女貞子、旱蓮草、半枝蓮和生、熟地等配伍。」

Ann答:「就依你說的去做吧!」

作者為註冊中醫

www.tam-ec.com

 

[信健康]大腸癌非長者專利,中醫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