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恐懼下要苦中作樂

陳仲謀醫生 | 2020-08-11
香港人大都是守法和合作的,大家對政府收緊防疫措施都能遵守;當局政策犯錯,朝令夕改,市民縱有怨言,但不會斟酌官員是否真的「從善如流」。(法新社圖片)

COVID-19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超過半年,香港近半個月來出現「第三波的疫情」,連續12日有逾百宗確診,現在數字稍稍回落,但對市民的心理打擊實在不可小覷,雖然未至於人心惶惶,但一定會削弱大家對抗疫成功的信心。香港最初防疫得到的成果,主要由於市民的自動自覺,積極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但由於後來的百密一疏,讓病毒乘虛而入,造成今天的死亡和確診宗數節節上升,使不少市民有點沮喪,是絕對可以理解的。

今次的「世紀疫情」何時會終結?現在仍然是一個謎,有專家甚至認為它會和人類共存亡。顯然,為數不少的人對在年內戰勝病毒的信心不大,原因大概是全球沒有一個可靠的領導組織去統籌對付這個人類的大敵。WHO在疫情爆發至今的表現可算是差強人意,而且一開始便捲入「政治漩渦」,使其公信力大打折扣;「第一超級大國」的抗疫更是亂七八糟,死亡和染病的數字一直「遙遙領先」;歐盟各國各自為政,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合作互助精神。最不堪的是不少國家的政府竟然利用嚴峻的疫情內除異己、外抗敵國。這樣的世情,莫不使有識之士搖頭嘆息。

如今唯一的希望是科學家早日研發出有效的疫苗和藥物。據WHO的估計,全球有超過100種在試驗當中的疫苗,其中有數種早已進入「人體測試階段」,而英美等國家立即一擲千金,預訂了數以千萬劑。可以預見,疫苗的面世,受惠的可能只是一些富有國家,甚至被人囤積居奇,作奇貨可居之用。

保持運動和社交

香港政府一向對市民派的「定心丸」是:我們的儲備豐厚,一方面可以保衞「聯繫滙率」,穩定民心;另一方面可以保就業,救民生。但到目前為止,卻未聞有關當局對預訂疫苗有何具體行動。筆者不希望再見到疫症初期時港人有錢都買不到口罩、徹夜四出狼狽搶購的苦況。

7月尾,儘管港人「全城盡披防疫罩」,但仍是「滿眼都是確診者」,街市、培訓中心、老人院和建築公司,爆發遍地開花的感染群組。追究責任似乎是不切實際,市民反而要重拾信心,繼續和病毒鬥爭才是上策。首先我們要自省,檢討一下社會有否真是出現廣泛的「防疫疲勞」,不要產生不必要的焦慮,儘管本地經濟大衰退和失業率飆升,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大部分國家的人民對他們政府處理疫情的失誤都感到忿忿不平,甚至有反理性的抗拒行動。香港的成功,一直以來都靠數百萬市民的胼手胝足,而不是等待政府的救濟;渡過難關是需要互相合作,具備互相包容的氣量,而不是意氣之爭。

香港人大都是守法和合作的,大家對政府收緊防疫措施都能遵守;當局政策犯錯,朝令夕改,市民縱有怨言,但不會斟酌官員是否真的「從善如流」。港人一向是以大局為重,聰明睿智,絕不會淪落到有「禁足令」或「家居令」的苛待。現在晚上市面蕭條,人煙稀疏,一片愁雲慘霧,一定會加重市民的憂慮,加劇負面情緒的蔓延。筆者相信康復了的精神病人,不少會有病情復發(Relapse)的風險,新病人的數字也必然增加。這就是前任英國精神科學院院長Burns教授警示的「精神海嘯」。無獨有偶,港大精神科學系的講座教授陳友凱領導的研究團隊,今年2至7月訪問了11493人,發現很多人出現了中至高度的「創傷後壓力」(41%)及抑鬱症狀(74%),而更有36%同時兩者俱備。調查反映社會事件及疫情的持續不息,是加劇病發率的主要原因,而當中最使港人困擾的是:憂慮前途、缺乏防疫物資,以及跟家人和朋友的衝突。

在這個警鐘敲響前,香港已有不少「吹哨人」呼籲有關官員早作準備,因香港是沒有「防波堤」的。可能是港府現在的能力捉襟見肘,只能應付最迫切的問題。所以香港人應繼續自求多福,用我們傳統的靈活性和耐力去克服未來的各種挑戰。

首先,市民必須有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好像在馬拉松長跑中意外跌倒,便立即站起來,回一回氣,繼續向目標前進。以前本專欄曾經多次介紹在疫情下自我保持身心康泰的方法。現在筆者不厭其詳,特別強調其中兩個重點:一是要有恒常的「帶氧運動」;二是維持正常的社交聯繫,因為「運動可把愁城破,社交歡樂滅心魔」。可是,處於嚴謹的防疫措施中,運動和社交變成了一種「奢侈品」。

有市民覺得在戶外戴着口罩做運動是件苦事,而家中地方狹窄,似乎是無用武之地。港人善於變通,大家可以在方圓不夠10呎之地,做器械操、跳繩和健身操等。總言之,我們一定要在持續做中至強度的運動,直至出汗,務使大腦釋出使人身心快樂的物質「胺多芬」。至於在「限聚令」中,市民怎樣維持快樂的社交活動?香港仍然是一個資訊自由的城市,大家可以用不同的電子應用程式溝通,但有人覺得這種接觸多做生厭,興味索然!

自得其樂非阿Q

筆者是足球的「發燒友」,「冇波踢」長時間未能和隊友面對面「吹水」的確是苦不堪言。於是,本人忽發奇想在我們「波友」(大約40個)的互聯網的群組中,發布了一個「好波話當年:猜踢波,笑呵呵」的活動,邀請有關人士回憶以前比賽的情節:這場球賽在哪裏(Where)和哪日進行(When)、對手是哪一隊(Whom)、為什麼有這樣的戰果(Why),以及賽後我們怎樣慶祝(How)?答對了的有一定分數,分數最高的話,有筆者送出的「名貴禮物」。結果這活動一出,反應非常踴躍,大家開心,收望梅止渴之效。筆者此舉目的是拋磚引玉,鼓勵大眾各施各法,保持朋友之間的快樂互動,做到苦中作樂的旨趣。

古人在困苦中自得其樂,以渡過厄困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陶侃每天將磚頭搬出搬入,鍛煉意志;柳宗元謫居永州,遊山玩水,寫成著名的《永州八記》;蘇東坡被貶杭州時研發了美味的「東坡肉」,成為中國名菜。

自得其樂並不是「阿Q精神」,而是《易經》的「潛龍勿用」,我們要忍耐,相信在適當時機終可以「飛龍在天」。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疫情下要苦中作樂,精神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