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白針減化療病人感染

蘇炳輝醫生 | 2020-09-09
在大部分的化療療程,嗜中性白血球的數目通常會在化療後的第7至14天降至最低。注射俗稱「升白針」的白血球生長激素(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能讓骨髓「加班」製造白血球,提升病人的白血球水平,減低化療期間造成感染的風險。

化療是癌症主要治療之一,惟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亦會傷害正常細胞,例如會抑壓造血功能,令負責對付感染的嗜中性顆粒白血球(Neutrophils)數量下降,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症(Neutropenia),增加病人感染風險。若患者的白血球水平過低,更有機會影響化療進程,或須減少藥物劑量,甚或延遲治療。為減少病人受感染機會,醫生可以處方「升白針」,刺激骨髓加速製造白血球,以維持白血球的數量。

在大部分的化療療程,嗜中性白血球的數目通常會在化療後的第7至14天降至最低。注射俗稱「升白針」的白血球生長激素(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能讓骨髓「加班」製造白血球,提升病人的白血球水平,減低化療期間造成感染的風險。不過,升白針不能隨便使用,因為與其他藥物一樣,都會有其副作用;根據國際指引,如化療期間感染風險高達20%以上,醫生方會考慮使用升白針,療程約為3至7天。

由於骨髓在注射升白針後會加緊製造白血球,或會引致骨痛,而不適感覺或痛感最常來自骨盆、背部、手或腳,使用止痛藥可以減輕不適。部分病人會有腹部不適,因為升白針會令患者的脾臟稍稍變大,不過治療過後情況通常會回復正常。至於升白針過敏則較罕見,患者會出皮疹、吞嚥或呼吸出現困難、喉嚨或舌頭等會有腫脹等,需要立刻求醫。其他副作用還包括頭痛、肌肉痛、便秘、腹瀉及食慾下降等,但大多情況輕微,療程後便會消失。

癌症病人化療期間,若白血球過低,受到感染,嚴重可以致命。除了醫生處方注射升白針外,患者也要加倍注意食物及個人衞生,包括避免進食過期、生或未煮熟的食物,食物必須徹底煮熟才可食用;避免飲用未經殺菌處理的牛奶及奶製品,日常生活經常洗手,特別在進食前及如廁後必須用皂液潔手,防止細菌病毒入侵。

作者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化療期間避免感染? 醫生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