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樂詩分享治癌感受: 要珍惜每一段時間
現年48歲的歌手李樂詩近日接受陳志雲網上節目訪問,談及去年8月她患上乳癌... -
兩種乳癌新療法
李兆康醫生乳癌是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幸好,雖然近年乳癌數字一直上升,治療乳癌的方法... -
-
-
胰臟癌欠一步入十大
李兆康醫生早前,醫管局公布2019年癌症數字,一向較少人注意的胰臟癌,新症個案躍升... -
中藥可防治化療後脫髮
黃霏莉癌症化療對皮膚的副作用比較大,如脫髮、色素沉着、指甲變形、變薄、變色、口... -
-
-
跨專科團隊 度身訂造肺癌治療方案
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肺癌多元團隊肺癌是香港頭號癌症,一旦確診,病人必會感到非常擔憂甚至絕望。但近年隨着醫... -
變異版壽星公
黃偉基醫生陳伯是一位80歲的老人家,身體健康,每朝晨運,能夠獨自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 -
-
-
標靶治療不良皮膚反應
何景文醫生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1年10月發表的報告,肺癌在20... -
癌症臨床治療 傳統與現代
何家銘醫生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9年香港癌症統計,本港的癌症病發... -
轉移性腦腫瘤
梁嘉銘醫生李先生數年前不幸患上肺癌,幸好對標靶藥的反應非常好,經過一番治療後已康復... -
人間有愛 乳癌患者延壽遂願
張琛中醫師乳癌是女性頭號「殺手」,在20多年行醫生涯中,見證很多悲歡離合的感人故事... -
乳癌微創整形重建自信
英偉亮醫生早前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布最新數字,2019年女性乳癌新症有4761... -
頭頸淋巴癌
劉展宏醫生有不少人都會偶爾發現頸部出現突起的腫塊,很多時候就會立即想到自己是否生癌... -
大腸癌患者身體形象
周嘉明副教授 何婉雲博士 張菱慧 梁慧儀博士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大腸癌在全球女性及男性當中,分別是第二常見和第三常見... -
毋懼化療副作用:嘔吐
謝耀昌醫生癌症病患者有機會接受化學治療(化療),簡單的理解是把藥物帶進身體的血管裏... -
VR:癌症兒童化療「恩物」
黃祖莉助理教授談到化療,不少人都會想起惡心、嘔吐、焦慮!成人癌症患者固然想避之則吉,兒... -
【腫瘤及癌症專題】血癌治療(上)治療的演化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詹楚生 指,其實血癌只是一個統稱,大致上分為白... -
神秘的回憶皮炎
侯鈞翔醫生綺筠幾年前患肺癌,曾經接受電療,然後發現轉移現象。這時,醫生決定開始新的... -
【調查:近七成癌症患者接受化療/電療後有治療副作用】
癌症資訊網一項調查發現,近七成曾經或正接受化療、電療等癌症治療的受訪者,... -
進化版化療藥
蘇炳輝醫生化療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於化療藥物毒性強,除了可殺死癌細胞,同... -
新藥治HER2晚期乳癌
蘇炳輝醫生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癌症,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有4373宗女性乳癌新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