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捱過黎明前最黑暗時刻
上星期三(1月20日)是當今世界重要的日子,因為是庚子年24個節氣最後的一個「大寒」:象徵冬季接近尾聲,立春會接踵而至,是由陰轉陽的契機。這個時刻應該是至陰至寒的,但香港當天雖然不是陽光普照,但卻溫暖如春,這不禁令人想起「不能一部通書睇到老」的老生常談。同日又是4年一度美國總統換屆的日子。世界第一強國更換領導班子,必定會對全球未來的轉變有決定性的影響。天地變化莫測,當今世代的人,在這一兩年間便已飽歷滄桑。
雖然歐美部分富裕國家,早已在月前對高危群組展開「緊急接種」,連印度和印尼等發展中國家都加入其中行列,但香港的疫苖供應據說會延遲到3月,750萬人中的小部分才會有機會一嘗滋味。本地的「第四波疫情」由去年12月開始到現在仍然未有跡象受控,1月中更有一天過百感染宗數,如果依照目前的環境發展,相信疫苗未運到之前,染疫的個案會超越一萬多。
失業率16年新高
在「第四波疫情」未爆發前,港人滿心歡喜等待一連串節慶的來臨,有人還願意付出高昂的價錢,利用「港新旅遊氣泡」的方便到獅城一遊;特區政府亦盤算在染疫「清零」之後,怎樣迅速和內地恢復全面通關。誰知好事多磨,英國出現變種病毒;日韓疫情反覆嚴峻;內地和台灣亦有人「中招」;香港更有油麻地、佐敦和深水埗多幢舊式大廈成為疫區。香港的疫情由谷底反彈,令人十分掃興;經濟滑入深淵,失業率飆升至6.6%,創16年來新高,有可能和SARS後的紀錄看齊,甚至更高。
辛丑牛年必定是一個不一樣的新年:幾乎所有慣常的慶祝活動都會取消,花市本來亦不能幸免於難,幸好政府「從善如流」,改弦易轍,決定將全港15個花市的攤位減半,也會採取控制人流的措施。上述的改動,有違避免人群聚集的原則,政府朝令夕改,花農自然破涕為笑,但也許有不少人憂心忡忡,擔憂疫情會「四捨五入」。
香港和其他國家一樣,總不能脫離COVID-19的魔爪,原因很多。最重要的無疑是社群中有很多「無症狀的感染者」,他們很難在測試病毒中被篩檢出來,於是成為隱形播毒者。香港表面上是「一人一罩」,但部分人只是虛應故事,防疫意識馬馬虎虎,更有煙民在通衢大道吞雲吐霧,旁若無人;樓上的無牌酒吧在禁令的「掩護」下,反而開得如雨後春筍,執法人員掃之不盡。有人歸咎當局執法不力,法例的阻嚇性有限,所以這些刁民才可以明目張膽,視法令如無物,損害公眾利益,令大多數守法的公民扼腕嘆息。
政府一連串的防疫措施有得有失,但總是給人不盡人意的觀感,到目前為止都賺不到市民充分的信心,對日後疫苗接種計劃埋下隱患。當局各項工作的透明度不足,訊息每有混淆矛盾;遇到失誤,未能大方交代原因,謙虛接受善意批評,例如前有豁免各地海員的病毒檢測證明,後有對在港少數族裔的防疫需要和宣傳掉以輕心,這都是當局不孚眾望的主要因素。
香港自開埠以來,由人煙稀少的漁村變身為國際金融大都會,力量從來不是由於政府有什麼雄才偉略,主要是市民大眾的自力更生。現在很多行業都因抗疫措施停止運作,被迫要向當局求援,是一個異數和變化,可能他們真是已走到山窮水盡。政府向市民「派錢」,用公帑補貼最受打擊的行業只是權宜之計,治標不治本,所謂「長貧難顧」。在這個艱難時刻,為政者一定要開誠布公,諮諏善道,察納雅言,爭取民心,盡力做好接種疫苖的工作,帶領港人走出困局。
另一方面,普羅大眾也要積極配合當局的措施,切勿三心二意,務必盡力捱過疫情最後的一關。什麼「抗疫疲勞」和個人自由,都不能成為卸責的藉口。沒有煙花滙演、花車遊行和幾十人的團年飯或春茗,雖然有點怪模樣,但大家只要明白萬事都不是理所當然,幸福快樂不是必然之事,過緊日子是人在生命旅途中的關卡。我們在這個春節,大可以過得平淡些、安全些和知足些,以「新阿Q精神」獲取得來不易的感恩心情。當然,培養這種正向思維未必人人都可以做到,反過來或會有很多人陷於精神困擾,墮入負面思想的枷鎖之中。香港經歷將近兩年的動盪不安(包括社會運動),港人的心理壓力應該累積到警戒線(1967年華盛頓大學兩位學者合力編訂了一個「生命事故量度表」,例如:最高分是失去摯愛的配偶(100分)、離婚(75分)、結婚(50分),兩年內積分超過300分,就會有可能出現各種情緒病)。讀者不妨利用此表,自我檢測近來的心理壓力是否超標,而作出相應的防範對策。
懂得馬死落地行
從歷史的長河觀察,大至民族、國家;小至城市、鄉鎮,都無可避免有運會興衰,起跌無常,其中有一些屹立不倒,但也有其他湮沒在時間的洪流之中。生存之道是懂得應變、適時轉變和勇於求變。香港以前有兩句鏗鏘有力俗語:「馬死落地行」和「騎牛搵馬」是不無道理的。香港某大航空公司的一位機長因疫情被裁,可以放下身段,轉職去做巴士司機,就是真正的「獅子山精神」。太平山下無新事,港人應該保持和發揚傳統堅毅的適應能力,而毋懼於外圍和內在的改變,正如羅文在長篇電視劇《家變》中的主題曲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此中波浪起跌,當然有幸有不幸……經得起風浪起跌,必將惡運變好運……」
目前接種疫苖是走出疫情的唯一方法,但現實上急就章的疫苗成效和人們的理想必有落差。特區政府行慢一步、謹慎行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可能是香港興衰的關鍵,成功與否想必視乎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備,及港人正確的取捨,而得到一個個人利益與群體需要的適當平衡點。
此時此刻,港人必須咬緊牙關,捱過這一劫,因為黎明前的一刻,每每是最黑暗的。
撰文: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逆境求存衝破黑暗,支援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