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慢性腎衰竭

葉逸軒醫生 | 2021-01-28
當腎臟功能受損而退化,情況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就可稱為患上慢性腎衰竭。

腎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為我們排出代謝廢物,並且調節人體的血壓、水份和內分泌功能,令身體能正常運作。腎臟會因為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其他因素受損和退化,演變成腎病。當腎臟功能受損而退化,情況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就可稱為患上慢性腎衰竭。這是一個難以逆轉的疾病,進入晚期時更需接受洗腎治療,造成生活不便。

慢性腎衰竭初期的病徵未必明顯,醫生可在抽血檢查、小便中出現不正常蛋白或紅血球,或超聲波檢查等發現異常情況。若一直忽視慢性腎衰竭,患者可能會有不同的併發症,令身體各方面受影響,如造成心腦血管疾病,增加心臟病、中風的機會;腎臟有製造刺激造血荷爾蒙的功能,腎病患者會有貧血、疲倦、怕凍等情況;而身體磷質和鈣質失衡會形成骨質問題和血管鈣化等,也會引發尿酸過高造成痛風。慢性腎衰竭的成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由糖尿病引發,現時香港新增的洗腎或腎臟移植病人中,有五成以上為糖尿病患者。其他常見的病因則包括高血壓、腎小球發炎(如IgA腎小球炎,年輕女性中出現的紅斑狼瘡性腎炎)、遺傳性疾病如多囊性腎病等。

如有風險因素的患者應及早預防,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如糖尿病病人本身飲食上應控制卡路里的攝取,還要吃低鹽餐,控制血壓,減慢腎衰竭的速度。到了較後期,醫生會建議病人少吃高蛋白質食物,可是也不能過度戒口,否則容易變成營養不良。慢性腎衰竭患者會因應不同的病因而使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如屬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性腎炎、IgA腎小球炎等),便會用壓抑免疫系統藥物,以迅速控制腎臟的炎症及避免腎炎復發,藉此減少對腎小球之破壞。

對於最普遍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除了使用傳統藥物減低蛋白尿和控制血壓,亦應由針對血糖控制入手,新一代的糖尿病藥物(SGLT2抑制劑),除了能控制血糖、減輕體重,也能令腎衰竭或要洗腎的機會減低40%,最新的研究顯示,這種藥物對非糖尿病的慢性腎衰竭患者同樣有效。慢性腎衰竭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以制定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作者為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

 

[信健康] 慎防慢性腎衰竭,專科貼士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