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機械腳及膈肌起搏器 助脊癱病人自由呼吸步向曙光

港島西醫院聯網脊髓損傷復康團隊 | 2021-04-21
港島西醫院聯網脊髓損傷復康團隊去年獲醫管局頒發「傑出團體獎」。(醫管局圖片)

每名因脊髓受損失去活動能力的病人都寄望有一天可以重新站起來。為協助病人達成目標,麥理浩復康院脊髓損傷復康團隊透過先導計劃引入「膈肌起搏器」及「機械腳」,幫助脊癱病人擺脫呼吸機及接受步行訓練,見證病人重新起步。看似簡單的動作對一般人或許微不足道,但對脊癱病人來說卻是生命中的一大步。

32歲的Connie前年6月在南韓自駕遊發生車禍,脊髓受傷導致四肢全癱,全身只有腳趾公能活動,無法自行呼吸,進食及大小便都有困難。

再嘗步行滋味

在麥理浩復康院治療期間,團隊為她植入膈肌起搏器鍛煉呼吸機能,約半年後終於成功脫離呼吸機枷鎖。及後她接受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等,重新學習說話、進食,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經過漫長的復康訓練,其左腳現在已能「踢來踢去」,亦逐漸能控制左手活動。

Connie經過漫長的復康訓練,其左腳現在已能「踢來踢去」,亦逐漸能控制左手活動。(醫管局圖片)

醫護團隊亦努力協助Connie重新站起來。一個月前,她首次接受機械腳復康訓練,用4分鐘在籃球場走了40步。路程雖短,但對於超過一年未嘗步行的Connie來說,再次感受步行感覺令她重拾希望。

麥理浩復康院團隊於2018年推行「香港脊髓損傷專科康復中心先導計劃」,引進全港首部機械腳,成為醫管局首個獲認證的機械腳培訓團隊。重約20公斤的機械腳,穿在病人腳部至腰間,透過電腦程式向機械腳發指令,協助脊癱病人步行。為期一年半的先導計劃至今已服務一千人次。

以往脊癱病人接受訓練要使用沒有機械的傳統外支架,病人要花極大力氣才能前行數步,病人很快已撐不住,久而久之容易放棄。但在機械腳輔助下,病人耗力大減,治療師亦毋須長期支撐患者,訓練步數可由以往一小時數十步增至近千步。引入機械腳後,醫護團隊可為病人度身制定療程,假如病人尚餘兩成活動能力,團隊可調整機器至給予八成力量,協助病人發揮最大潛能,加快康復進度。

減病人併發症

站立及步行的困難之處一般人未必能夠想像,脊癱病人長時間坐輪椅,好久沒試過站起來看世界,用水平視線與人對望。這對正常人來說微不足道,但對脊癱病人是生命中的一大步,以往曾有病人站起來的一刻感動得激動流淚。

香港每年新增約200宗創傷性脊髓損傷個案,嚴重個案佔約70宗,成因包括交通意外、工傷、長者跌倒等。脊髓損傷不只影響傷者步行,更會影響呼吸、大小便功能等,長期無法活動亦會導致壓瘡、骨質疏鬆等。機械腳訓練重點並不在於恢復全面機能,讓病人正常走路,而是協助患者盡早離開病床。愈早開始訓練,身體各方面的復康會愈好,可減少肌肉萎縮、預防骨質疏鬆、加強心肺機能等,住院時間亦可縮短。

麥理浩復康院脊髓損傷復康團隊成員包括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義肢矯形師及醫務社工,提供全面的復康治療,除了生理上幫助病人,心理上亦提供支援。團隊曾安排病人接受藝術訓練,透過頭和眼睛控制電腦繪圖,去年更為病人舉辦畫展,展示他們努力的成果,病人亦從中尋回生活寄託。

團隊去年獲醫管局頒發「傑出團體獎」,病人能重拾人生意義,便是推動團隊不斷提升服務的動力。

撰文 : 港島西醫院聯網脊髓損傷復康團隊

 

[信健康] 幫助行動不便重新起動,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機械腳穿在病人腳部至腰間,透過電腦程式向機械腳發指令,協助脊癱病人步行。(醫管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