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對藥卻無效?
上回提到用對藥卻無效,原因是「神不使」導致,就是指精神思想不聽使喚,導致體內之氣不通,因此服藥效果就難以發揮。除了這種情況之外,用對藥卻沒效的情況在臨床上經常出現!其原因可以從生活作息、飲食、情志三大範疇作解釋。
過勞過逸
過勞導致體虛,這時候服藥補益氣血,可是如果病人依然持續勞累,這樣則會難以補充。例如平常人一餐吃一碗飯,假如他的勞累是欠缺了「10碗飯」的養分,那麼可否一下子吃10碗飯下去?當然吃不下!服藥補益也是類似,比如處方中藥,一碗藥可以等於10碗飯的補益作用,但是病人服下去能否吸收?如果胃腸虛弱不能吸收,怎樣補益也是浪費,都只會穿腸而過。
補益藥力是有限制的,比如一劑藥能夠幫你補上七分氣血,但是你每天有十分的勞累,這樣服藥之後還是效果不顯,仍有三分落差未補上,如果病人能夠有充分休息靜養,每天只有三分勞累了,這時候服藥就開始有四分的療效呈現。因此治療期間,充分休息十分重要,而且休息不單是睡覺,也包括日間給自己放空、不工作,多去大自然、公園,讓自己頭腦空閒下來,是深層休息的方法,如果看電視、看手機、看書等還是在用腦,也算是繼續勞累。
休息與運動需要平衡,如果一個人經常休息卻不運動,氣血不流通,那麼吃補藥下去,也進不去身體不同地方。因此勞逸平衡,適量運動與休息,是服藥獲效的基本條件。
不少人身體虛弱,是因為胃腸虛弱了,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才導致虛弱。這時候想補身體,又會吃更多東西,這樣是適得其反,就好像一個人背着一個大背包去爬山,走到一半很累了,這時候是讓他多吃點東西,還是先讓他放下背包休息一下?當然是放下背包休息吧!胃腸也一樣,如果胃腸虛弱了,首要減少飲食份量,不宜過飽,減少吃難消化的食物如肉類、煎炸油膩的東西,宜吃蔬菜水果。如果一個人胃不好了,可是沒有改變飲食習慣,怎樣吃胃藥也難以獲效。
情志鬱結
如果一個人長期緊張,不懂得放鬆,這樣吃藥效果也不好,就好像泥土硬實不鬆開,澆水也進不去,只是在表面流過或者浸泡着。當一個人精神壓力大,有各種情志鬱結,這時候體內氣血不通,如果吃藥去疏通可不可?假如病人生活上的壓力來源已經消除了,服藥就會有效果,但是如果壓力來源還在,例如需要長期面對考試、工作壓力等,這樣吃藥下去,除了可能事倍功半,也可能會加重體內的鬱結,於是服藥之後就出現所謂的敏感、副作用,其實不是藥有問題,而是自己氣血鬱結抗拒藥力。因此,這就是為什麼生病時靜養那麼重要。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用對藥卻無效?中醫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