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防病(四) 腦血管疾病

梁寧茵中醫師 | 2021-05-31
磁力共振掃描(MRI),可清楚解像,界定早期腦梗塞的部位及範圍。

大腦是指揮人體運動及感覺的中樞,佔人的體重2%,當中75%是水份,耗氧量高達20%,由左右頸內動脈和椎動脈供應血液及營養。大腦如果缺水2%,便會影響人的專注力及記憶力,如果動脈主幹受阻或中斷,腦部會突然缺氧,只要是8至10秒,就可以令人意識糢糊,如果超過5分鐘,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平均每分鐘可多達190萬個腦細胞因缺氧而壞死,導致一發不可逆轉的損害。這種大腦血管疾病就是我們常聽聞的腦中風。

在香港,腦中風是五大致命疾病之一,每年有超過2萬多宗新症,逾3000人死亡。近年,腦中風不但出現上升趨勢,並有年輕化趨勢,年輕患者佔總數約一成。

腦中風主要分為兩大類︰1.缺血性中風:超過七成患者屬於此類,因血栓堵塞,引致腦組織壞死及功能失調。2.出血性中風︰因腦內或腦組織表面的血管爆裂出血引致。此外,還有一種小中風,即「短暫腦缺血」,成因與缺血性中風相同,一般在24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功能,沒有影響身體功能。小中風可以是中風的先兆,不容小覷。

中風是中醫病名,又稱「腦卒中」、「大厥」、「簿厥」、「偏枯」等名稱。由於發病急,變化快,類似大自然風邪善行數變的性質,因此稱為中風。中醫的中風分外風及內風,腦中風屬內風範疇,與體虛、火盛、風動、痰塞、血瘀及氣逆有關,主要是肝腎虛衰或長期受壓,暴怒傷心傷肝,或不良飲食習慣影響脾胃運化,積濕成痰、氣逆血瘀等引起。此外,季節天氣變化也有關係。早春及入冬發病率較高,因春與肝臟相應,而肝藏血,與情緒有關; 早春天氣驟然回暖時,如果情緒不穩而觸動肝火,影響氣血流通,就會誘發肝陽上亢,血壓急升,導致本病。入冬時,天氣驟冷,寒則血脈運行遲滯,亦可引發此病。

「小中風」人士高危

腦中風的症狀包括語言、感覺及活動能力異常,一側或雙側肢體麻木或無力,身體失去平衡能力、暈眩、言語不清、溝通困難、口眼歪斜,嘴角流涎、吞嚥障礙、視力受阻、突然冷漠、煩躁不安、喪失記憶、大小便失禁,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神志不清、昏迷等。

雖然腦中風有年輕化趨勢,但長者發病率仍較高,50歲以上人士風險會隨着年齡增加。此外,曾出現「小中風」或有代謝症候群患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體重超標、缺乏運動、壓力過大、吸煙酗酒等都屬於高風險人士。

建議他/她們定期量度血壓,半年驗一次血,檢查血液內各種危險因子,如膽固醇、血糖、血色素、血小板及凝血時間等。一年作一次心電圖檢查,以排除心肌梗塞的出現。

其他更深入的檢查包括:1.電腦斷層檢查(CT),以分辨中風的類型為缺血性抑或出血性。2.磁力共振掃描(MRI),可清楚解像,界定早期腦梗塞的部位及範圍。3.血管超音波檢查,利用超音波測量顱外動脈或顱內血管管徑和血流的變化,以了解動脈阻塞或狹窄的問題。4.腦血管攝影,用導管將顯影劑注射入下肢腹股溝的股動脈,用X線把血管內的情況影下來,可清楚顯示頸動脈及腦血管的流通性、阻塞或狹窄的情況,此舉具入侵性,風險及費用相對高,但仍是診斷腦血管疾病最佳的工具。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腦中風趨年輕化,中醫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