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下目睹之怪現狀

馮康醫生 | 2022-02-15
第五波疫情下有不少怪現狀,例如長長的檢測人龍。(中新社圖片)

年初七,我獲悉一位同事過年在家庭聚會中感染並確診新冠病毒,衞生防護中心每日和她通電話,沒有送她入醫院隔離治療。到第五天,她還留在家中,和家人在一起。由於只有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在家休息,也沒什麼。

在另一個視像會議中,見到一位IT朋友,因為是確診人士的密切接觸者,正在政府檢疫中心接受強制檢疫。他的確診朋友,因為醫院沒有病床,反而一家人在家隔離。於是,確診者比密切接觸者更輕鬆,成為第五波下的怪現狀。

第五波之下還有不少怪現狀,如排隊理髮、檢測人龍、排隊黨、炒籌黨。

2月8日,政府推出「居安抗疫」計劃,安排第一線及第二線密切接觸者進行分別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但計劃並不包括確診人士。確診人士滯留家中,至今政府沒有對策,導致人心惶惶。

政府解釋目前的抗疫政策,以「動態清零」為方針。人民日報2月7日發表題為《「動態清零」是香港抗疫的科學選擇》的文章,點出「動態清零」包含4個元素:對病例及早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政府目前的應變,實在說不上是「動態清零」。

執筆之時,政府向中央求助,準備啟動全民檢測。全民檢測可以幫助及早發現陽性個案,及後如何跟進,仍未可知。「動態清零」的關鍵在於「精準」。今時今日,我們在醫學上及資訊科技上,都絕對有能力做得到,遺憾政府抗疫只用一貫的公共衞生防控方法,精準不足,就應付不了病毒傳播的速度及幅度。

醫學上,我們今日可以很快及準確地診斷和分辨Delta及Omicron病毒,防控方法可以更有針對性。資訊科技上,大家討論實名追蹤已有一段時間,有需要落實執行,結合「疫苗氣泡」,才能夠做到快速處置、精準防控。

「動態清零」需要的是「動態思維」!在公共衞生範疇,專家們很多時候都趨向謹慎,無可厚非。這時候,更叫人「聞鼙鼓而思良將」!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

 

[信健康] 動態思維迎疫情,醫生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