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科專科醫生王德龍 乒乓高手愛對付奇難雜症

吳雄 | 2022-06-20

夢想與現實看似是魚與熊掌,卻可能只是某段時期的取捨;夢想或會暫時束之高閣,許多年後卻可能與現實兩者兼得,關鍵在於「堅持」兩個字。風濕科專科醫生王德龍(Victor)曾代表香港乒乓球青少年隊,後來為學業放棄全職運動員的夢想。
王德龍現時在私營風濕病專科中心工作,能花更多時間在病人身上,也可以繼續推廣四拍運動(Racketlon),這個包含乒乓波、羽毛球、壁球、網球4個項目的運動,成了他工作之外的另一個夢想。

王德龍醫生透過專業知識陪伴病人走出病痛。(吳楚勤攝)

王德龍在醫學和乒乓波的氛圍下長大,父親是一名全科醫生,最大的興趣是打乒乓波。「爸爸是一位很勤力的醫生,對人很真誠,對病人很好,可能自小受他感染,覺得自己也會走這一條路。」王德龍回憶道。兩父子的共同娛樂是打波,長長的飯枱變成乒乓波枱,飯桌上的話題自然也離不開乒乓。
王德龍的球技青出於藍,在男拔萃讀書時就球拍、書本兩不誤,有一回擊敗剛晉身全職運動員的對手,在學界出過一陣風頭。「中學已經是香港青少年乒乓球隊成員,很想追隨自己的夢想,以喜歡的東西作為職業。但後來考慮不同因素,覺得人生中夢想未必代表所有,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東西,於是選擇做醫生。」王德龍豁達地說。
喜歡解難
打乒乓波除了考驗球手的毅力,還注重個人解難能力,應付不同對手有不同方法,即使場邊有教練提點,也要看自己的臨場發揮。「乒乓波訓練我的堅持,雖然我最後沒有打全職,但過程遇到的挫折和逆境,這些訓練對我的人生幫助很大,令我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會堅持去做。這份堅持,讓我渡過讀醫、從醫生涯不同挑戰和困難。」

王德龍是右手直拍球手,曾入選香港青少年乒乓球隊。(受訪者圖片)

乒乓球運動的特質和訓練,發揮出他性格的優點,也驅使他選擇了冷門的風濕科。「我自己喜歡思考,風濕科經常牽涉到自身免疫系統的病,涉及很多不同器官,許多奇難雜症都能在這科找到。我自己又不喜歡手作的東西,所以大學時就知道不會做外科醫生。風濕科有很多難題,如果自己最後能找到答案,是一件很有滿足感的事情。」
風濕科病人很特別,跟醫生的關係會更長遠。「這科與病人關係密切,比如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都是病情比較反覆,很多病人甚至有段時間根本不知道身體哪裏不妥,只知道關節會腫痛,甚至變形。人最徬徨的不是病本身,而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風濕科醫生要用自己的知識告訴病人問題所在,並陪伴他們面對病痛。「我們可以幫到病人的,就是用專業知識告訴他們發生什麼事,以及應該如何醫治。所以,我們跟病人關係很密切,一起經歷病情的起伏和反覆,靠專業意見去幫他們。」王德龍一口氣說。
每樣運動的運動員均有黃金年齡,當選手處於良好狀態時,自信和表現都無與倫比。而像類風濕關節炎等的病人,卻往往在二三十歲或中年時發病,令不少病人措手不及,他們徬徨的心情可想而知。「在大眾看來,風濕只是老人家才有,但其實很多病人都很年輕,一般是自身免疫系統的病,比如紅斑狼瘡不少病患都是年輕或中年人。此外,痛風也有年輕化趨勢,可能二三十歲就有,所以,我們這科不是老人科,外界對我們還不是很認識。」
提防風濕
王德龍之前在廣華醫院服務,遇過許多難忘的病人。「一個比較少人知的病叫皮肌炎,會攻擊肌肉和皮膚,很多時候侵犯到肺部導致發炎,增加癌症機會。皮肌炎有個類別叫MDA-5的抗體,帶這抗體的病人很容易急劇轉差,比如出現肺纖維化,死亡率高,發病後6個月死亡率高達50%。」當時,王德龍就遇上這種棘手的病人。
他回憶說:「我們看到他有一些特別的疹,懷疑是不是帶這個抗體?驗血發現果真如此。於是,我們做針對性治療,之後看到他病情慢慢改善,原本要長期聞氧氣的,都慢慢可以不用氧氣調節器,還能夠維持上班等日常生活。這個成功的例子,對我日後行醫有很大鼓舞,明白原來透過專業知識作出判斷,可以改變到病情,幫助病人。」
風濕病人在飲食上要特別留意,比如痛風。王德龍解釋:「痛風是結晶體的病,主要原因是尿酸積聚,到某一個濃度就會在不同地方結成晶體,引致發炎,導致痛風發作。治療方法是控制尿酸,從飲食角度看,食物裏的嘌呤會分解成尿酸,所以要避免酒類、海鮮、動物內臟等嘌呤高的東西。此外,汽水、果汁等的果糖,也會分解成嘌呤,這點很多人都遺漏了。」
「另外,其他蔬菜如蘆筍、西蘭花、椰菜花等,都有機會增加痛風發作,菇類、豆腐屬於中等風險,但要視乎本身的飲食經驗,不一定人人都不能吃。一些奶類食物和車厘子有助減低痛風,但全脂奶比較容易肥胖,同樣增加痛風機會,所以要小心選擇,喝脫脂奶就比較健康。」
新冠疫情對風濕科病人影響很大,王德龍耐心地說:「我們的病人很多都有吃免疫抑制的藥物,免疫系統本身就比較差,更容易染疫,而且重病的機會比較高,一般而言,我們都建議他們注射疫苗。一旦感染病毒,就有可能要停藥,所以,病人的病情會較反覆。」王德龍表示痛風屬於長期病,患者很多有三高問題,一般建議他們注射疫苗。
自知之明
學醫和從醫之路十分繁忙,王德龍從前的乒乓夢想,一直扮演着輔助角色。原來,他在大學三年級曾代表香港出戰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記得在塞爾維亞舉行,雖然我當時已經練得很足,但很多國家都派出國家隊參加,我怎樣備戰實力差距都很大,我那次有大開眼界之感,發現自己打乒乓波的能力不足,無咩嘢,我都係返去讀書啦!哈哈!」他幽默地說。

王德龍(左)在廣華醫院服務多年,處理過許多奇難雜症。(受訪者圖片)

2019年,王德龍參加本港乒乓球賽時,有選手突然暈倒不省人事,結果他用專業知識救了一條生命。「當時聽到一個人大叫:有人暈倒。這是上班時經常遇到的事,我就好像平時一般,不是特別緊張。最後,發現對方沒有心跳,於是幫他做心外壓、電擊等,後來回復心跳,很開心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幫到人。」王德龍表示不是醫護人員才能做得到,希望更多比賽場館能有心臟除顫器(AED),「這是我最想帶出來的訊息」。
王德龍近年積極推廣四拍運動(詳見另文),更是香港四拍總會的幹事,如何兼顧醫生和總會的工作?他說:「四拍運動是自己喜歡做的事,只要分配好時間,一定能做得到,當然要作一些取捨。如今來到私營市場,自己都有一些期望,希望做得好,得到病人信任,可以真正幫到病人。以前在公營機構看病人的時間不多,現在有更多時間慢慢談,找出他們的困難所在,多給一些建議。」
撰文:吳雄
[email protected]

王德龍(左)在廣華醫院服務多年,處理過許多奇難雜症。(受訪者圖片)

王德龍是右手直拍球手,曾入選香港青少年乒乓球隊。(受訪者圖片)

王德龍與女友及愛犬開心合照。(受訪者圖片)

王德龍(左)曾在泰國四拍運動公開賽得雙打金牌。(香港四拍總會圖片)

王德龍(右二)在畢業禮與父母(左一、左二)合照。(受訪者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