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父母聽話

冼銘全醫生 | 2022-06-15
很多孩子與生俱來就擔心父母,要承擔父母的情緒,令自己情緒行為也出現問題,但總被人標籤成行為問題或精神病(常見如過度活躍和自閉傾向),其實最需要處理的,是父母自己的關係。

38歲女士濕疹發作頻密,同事懷疑和壓力有關,轉介過來跟進。女士和丈夫及5歲兒子同住。她表示兒子常不聽話,深感有壓力。
我:「小朋友咩時候最唔聽話?」女士:「如果淨係得我同佢還可以,但如果爸爸喺埋度就煩啦,癲晒。」我:「例如點癲?」女士:「例如尋日過馬路咁,爸爸喺度,佢特登行出啲斑馬線度,咁危險㗎嘛,我捉番佢入嚟,佢就掙扎喺度扭計。平時淨係得我同佢就唔會咁嘅。有時覺得做乜都教唔到個仔。」
我:「爸爸當時點做?」女士:「佢仲鬧番我轉頭! 我同老公講,你唔好理我點教佢,總之你唔好破壞我心思!我已經盡晒力!」我:「阿仔喺學校表現係點?」女士:「老師話佢喺學校好乖,講到成個模範生咁,我真係諗極都唔明,我做錯啲乜嘢。」
我:「你無做錯乜嘢,不如試吓咁諗。你個仔有高級智慧,只係未識充分用口表達。佢好在意爸爸媽媽開唔開心,好想用自己作為教材,教導父母合一,所以用反叛行為嚟測試你哋,睇睇你哋做唔做到方向一致。喺學校或淨係你哋一齊時,毋須判決,佢就唔使演叛逆,安靜做番自己,但仍時刻觀察你嘅情緒。」女士:「咁都幾合理,但有啲時候都係難解釋。好似今日,佢幼稚園畢業表演綵排,我趁嚟覆診之前過去同佢影吓相啦,點知佢見到我,耍手擰頭叫我快啲走喎,老師見到都覺得好奇怪,話見到媽咪唔係應該好開心咩?」我:「佢知唔知你今日嚟覆診?」女士:「知,我同佢講咗。」我:「佢在意你要處理好自己,多過佢自己嘅畢業綵排,想你快啲去見醫生,咁樣合唔合理?」女士目瞪口呆,突然大叫:「通啦,通晒啦,咁多年終於解釋到啦!」
我建議她和丈夫多討論如何介入兒子行為,要講求同一方向,也要注意情緒。很多孩子與生俱來就擔心父母,要承擔父母的情緒,令自己情緒行為也出現問題,但總被人標籤成行為問題或精神病(常見如過度活躍和自閉傾向),其實最需要處理的,是父母自己的關係。
作者為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信健康] 注意情緒行為的影響,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