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顧者變泥菩薩
陳仲謀醫生廣東話有句歇後語:「泥菩薩過江」,多數香港人都知道意思是「自身難保」。最... -
新型流行毒品──冰毒
黃啟宏有別於傳統毒品如海洛英,冰毒是近年來害年輕人沉溺的毒品之一。冰毒的正式學... -
-
-
青少年濫用藥物成因
黃啟宏眾所周知,青少年長期濫用藥物與患上精神病的關係極為密切。隨着近10年內,... -
本地青年精神健康惹關注
陳仲謀醫生最近,香港青年協會(青協)發表了一個調查報告,名為「中學生情緒及求助狀況... -
-
-
疫情下的創傷後壓力症
李浩銘醫生陳先生在疫情下多了時間在家工作,因此常常和太太吵架,心緒不寧,夜晚睡得不... -
何謂過於親密?
李維榕博士常聽到人說,這對母子(或母女)過於親密!究竟何謂過於親密,而且為什麼總是... -
-
-
因憶故人而憶故人(二)
麥棨諾醫生想不到,這一談,談了差不多3個小時,阿義幾乎把心中全部的困擾都吐出來,一... -
要父母聽話
冼銘全醫生38歲女士濕疹發作頻密,同事懷疑和壓力有關,轉介過來跟進。女士和丈夫及5... -
希望新班子解決老問題
陳仲謀醫生香港的第五波疫情似乎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日來染疫的人數多在300以下,而... -
「長新冠」與精神病
陳仲謀醫生《道德經》第三十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第一次世... -
自殺警報響起了!
陳仲謀醫生今日恰巧是清明節,據天氣預報,香港會有一個晴天,十分適宜孝子賢孫進行中華... -
天才畫家 梵高
林震醫生相信很多人會認同著名畫家梵高是一位驚才絕艷的天才,據了解小時候的梵高非常... -
宅孩子的世界
李維榕博士宅男宅女,都是一個時代的反映。 對厭倦了在社會打拚的成人來說,躲在家中不... -
葵涌醫院藝術之旅 提升病人服藥依從性
梁兆基 蘇偉生要提高病人的服藥依從性或其個人的自信,藝術是其中一個有效的媒介,尤其對於... -
孩子的最大悲劇
李維榕博士這父親說:「我與妻子的教育方式不同,我認為教孩子不用那麼緊張,應該讓孩子... -
世界防止自殺日警示
陳仲謀醫生中國傳統有一句話是「千古艱難唯一死」,另一方面又說「生不如死」。人的生死... -
Shall We Talk
林震醫生由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和衞生署攜手推行的「陪我講 Shall We... -
兒童及青少年沉溺上網
黃啟宏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關係,一眾學童自2月開始便因停課而逗留家中,在這段... -
淺談妄想症
陳仲謀醫生筆者在本專欄曾經數次提及,特區政府在2011年曾經撥款給兩間大學醫學院的... -
小丑的啟示
陳仲謀醫生雖然《小丑》(Joker)一片在香港並不算十分賣座,但影評對其評價甚高,...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