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族裔人醫療自主意向

陳葉詠嫻教授 謝文琪 | 2022-07-22
過去10年,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口急升了七成,特別是南亞少數族裔。

過去10年,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口急升了七成,特別是南亞少數族裔。他們普遍認為死亡是個禁忌話題,因此不願意談及病危時的醫療意向,加上語言障礙,他們在香港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有關預設醫療指示和紓緩治療的資訊,也較難向醫護人員表達他們的醫療意向,結果資訊的不流通和缺乏溝通往往導致南亞裔病人未能得到最適切的治療。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世事無常,我們無法預測自己何時會病危甚至死亡,不過與其懼怕死亡,倒不如預早為人生最後一段路作好準備。「預前照顧計劃」的目的正正是希望協助病人及家屬預早計劃晚期的醫療意向,訂立預設醫療指示,以確保病人一旦失去自決能力時,醫護人員仍能執行他/她的醫療意向。當病情去到不能逆轉的情況時,紓緩治療是其中一個選擇,它能減輕病人的痛苦,讓病人能夠安詳和有尊嚴地離開,同時提升病人及家屬晚晴時期的生活質素。
一直以來,香港都致力建立關愛共融社會,為了讓少數族裔都能有平等機會享有紓緩治療,我們將聯同本地南亞少數族裔支援服務中心和香港尼泊爾聯會合作舉辦一系列活動,希望在南亞少數族裔中推廣紓緩治療和預設醫療指示的好處。此項目已獲得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和中文大學知識轉移項目基金資助。我們研究團隊將會製作有關紓緩治療的健康小冊子,翻譯成南亞少數族裔的特定語言。我們亦會舉辦街頭推廣和健康講座,邀請在港的少數族裔人士出席,以及訓練南亞裔義工,並派發特定語言的紓緩治療健康小冊子至社區。這次計劃除了為南亞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支援,醫護人員也能透過網站下載特定語言的健康小冊子,方便和少數族裔病人溝通。長遠來說,香港的政策制定者也能以本計劃作為參考,以發展一個最能切合南亞少數族裔文化需要的紓緩治療模式。
作者分別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研究助理

[信健康] 切合南亞裔醫療模式, 護理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