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間劇痛非扭傷 竟是輸尿管結石
50歲的張先生(化名),由於工作繁忙,為免經常如廁浪費時間,因此避免大量飲水;口渴時則愛以咖啡或可樂等解渴。
最近張先生突然出現劇烈腰痛,起初以為無意間扭傷肌肉,但敷上止痛貼後,疼痛仍是愈來愈強烈,他只能躺在床上捲起身體,而且冷汗直冒,痛得作嘔。太太眼見勢色不對,於是攙扶張先生去找醫生作檢查,並讓他注射止痛針。
待痛楚紓緩後,張先生接受電腦掃描,才知道痛楚元兇是輸尿管結石。
輸尿管結石本來是腎結石,由於尿液水份不足,導致沉積物形成結石;這些結石可按所在位置而分類,如果腎結石掉落,便會成為輸尿管結石或膀胱結石等。
腎結石另一分類則是按各成份而定,如草酸鈣或尿酸等。
如果結石逗留於腎臟,患者未必會感到疼痛或其他症狀;但隨着尿液往下流的話,卡在輸尿管,便可能帶來無法忍受的劇痛。
痛楚程度可與生育比擬
男女老幼亦可能出現輸尿管結石,但以男性較為常見。患者在沒有受傷或運動的情況下,腰間突然出現疼痛,有女患者指痛楚程度可與生育比擬。
有患者以為扭傷肌肉或是內臟的問題,於是前往其他專科接受檢查;直至最後轉介至泌尿外科,才找出原來是輸尿管石引起種種問題。
檢查輸尿管石可透過若干方法來評估,例如是電腦掃描、超聲波及X光等,或是以血液測試來評估腎功能,以及從尿液檢查得知尿液的酸鹼度。確診是結石後,便要了解結石體積,再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
輸尿管直徑約4毫米,愈接近膀胱的位置愈窄;因此如果結石跌進窄位,便會引致嚴重堵塞,導致尿液無法順利流進膀胱,更可能誘發腎積水或尿道炎。
大小及位置決定治療法
並非所有結石也有必要去處理,如果沒有帶來症狀,結石體積僅1至3毫米,可進行保守治療,讓患者自行排出。但擔心結石愈來愈大,導致日後發炎或有血尿的話,就有必要提早清理了。
在選擇治療方法時,除了視乎結石的大小及位置,也要衡量患者的健康狀況。例如患者有腎積水或尿道炎,也要先處理這些問題,待改善後才進行碎石治療。
如果是小於4毫米的結石,較大機會於小便時自然排出。然而結石較大,甚至達7至8毫米,便較易於輸尿管卡住,此時便要以外力來清理結石。坊間有所謂的排石營養補充劑,然而成效不佳,未能為患者解除痛苦。
如果結石較小,醫生可處方放鬆輸尿管的藥物,幫助排出結石。這種藥物本來用作放鬆前列腺平滑肌肉,其後發現亦可放鬆輸尿管平滑肌肉,故採用以作為結石治療。
可用體外衝擊波碎石術
至於結石較大而且難以自行排出,可選擇體外衝擊波碎石術(ESWL),於體外透過儀器輸送衝擊波至結石,將其擊碎,之後再由患者如廁時經尿液排出。此方法建議進行監察麻醉,其麻醉程度就如接受腸胃內窺鏡檢查一樣,目的是控制治療過程的痛楚,以及減少腎臟郁動波幅,增加擊碎結石的精準度及成功率。
於治療後,患者必須多喝水來幫助排出碎石,或要數星期才可完全排出。但如體內仍有較大顆的碎石,便未必可自行排清。輸尿管內視鏡碎石手術則是讓患者接受麻醉後,經尿道放進輸尿管鏡,以激光擊碎結石,並以儀器取出碎石,患者毋須於日後自行排出,可加快痊癒時間。
簡單而言,體外衝擊波碎石術與輸尿管內視鏡碎石手術皆是主動的治療,經尿液排出結石則是被動的,要待身體去自然排出。
據筆者觀察,於接受過輸尿管碎石手術的患者當中,於5年內約有一半出現復發,原因是他們並無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導致結石再次形成。其實不管是否康復者,每天也應該攝取足夠的水份,以清水或檸檬水為佳;如果多喝高草酸飲品,則可增加結石形成機會。
要留意的是,炎夏期間排汗增多,特別是近期氣溫可高達37度,出汗量也會大增,故此必須補充更多水份。另外也要避免過量進食高草酸食物,包括果仁、朱古力及菠菜等,以及減少高鹽與高蛋白質飲食。
女性常有尿道炎或是警號
跑步、跳繩或行山等運動可有助排石。至於曾經有輸尿管結石的人士,於接受治療後一年內,亦建議接受超聲波檢查來監察有否復發,因為早期結石未必有症狀。女性如果每年有多於3次尿道炎,而且很難治癒,或有可能因輸尿管結石而起;至於男性本來就較少機會有尿道炎,如有的話也要跟醫生商量,需否作進一步檢查來找出成因。
最後要提醒的是,代謝性疾病如痛風或是副甲狀腺素過高,也可引起結石;如能解決這些問題,便可預防結石出現。
撰文:傅錦峯醫生_香港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召集人
[信健康] 預防結石出現,專科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