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士:共建社會共融

盧海珊教授、周柏珍教授、賀曉樂博士 | 2022-09-30
我們實有需要建構一個共融社會,讓不同背景和能力的人士能夠和而不同,互相尊重、接納和包容彼此的共同和差異,融洽相處,讓大家都能在關愛和公平的情況下,得到平等的社會參與的機會,各自在社會上盡己任、展所長和作出貢獻。

在人生旅途上,每一個人都可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身體功能缺損。這些缺損可能是暫時的,也可以是永久的;可以是由於自然衰老、先天缺陷、意外或慢性疾病,如中風或心臟病等導致的。
身體功能的缺損可以影響我們不同的能力,例如走動、思考、記憶、學習、自我照顧或溝通,甚至影響精神健康和人際關係,不敢主動表達自己的需要或怕麻煩別人幫忙,產生焦慮、擔心或害怕。然而,即使是身體功能有缺損,也應擁有與其他人同等的權利,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實有需要建構一個共融社會,讓不同背景和能力的人士能夠和而不同,互相尊重、接納和包容彼此的共同和差異,融洽相處,讓大家都能在關愛和公平的情況下,得到平等的社會參與的機會,各自在社會上盡己任、展所長和作出貢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為建構共融社會出力。例如在日常溝通中,使用適當的第一人稱作稱呼,交談時保持適當的眼神交流,有需要時,可使用身體語言配合手勢動作。毋須刻意放慢語速或提高說話音量,亦應避免以傷殘開玩笑、以幫助弱者的姿態和使用對小孩子說話的語調。保持同理心也很重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理解對方的感受和想法,並就對方的感受做出適當的回應。
又例如在公眾地方,讓有需要人士優先使用無障礙設施和服務,如自動門、方便輪椅使用者的斜道、觸覺引路帶、暢通易達洗手間或使用易於閱讀的字體等。在車站或車廂內,主動讓座予有需要人士,同時亦尊重和包容他們可能在上下車時,為安全起見,行動會較緩慢,因而需要較長時間。所有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大家應以平等及自然的方式相處,有禮地互相關懷,尊重彼此意願,適時提供協助,提升社會共融感。
作者分別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教授、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信健康] 提升社會共融動力, 支援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