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與1小時

潘廣力院士 | 2022-11-18
在醫護眼中,「見慣做熟」的東西如哽塞處理,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但在不太懂醫護知識的市民眼中,卻是新鮮事物,需要更多時間了解其來龍去脈。

友人在幼稚園工作,他知道我是護士,向我查詢有什麼醫療相關的內容予幼稚園學生家長分享。「哽塞處理吧!近來有新聞報道這些不幸。」我說。於是,大家約好講座的時間,我開始準備教材了。
我在網頁尋找有用內容並整合,一共製作了10頁演講稿──包括哽塞原因、症狀、處理方法等。然後,我感到汗顏:哽塞處理,在4小時基本生命支援術教材內,亦只佔十多分鐘。計劃中這次講座時長是60分鐘,但我只準備了10分鐘左右的內容,是否太單薄了呢?講座舉行的日子在即,那就將課程表達方式變得更吸引吧!我找了幾個大紙箱廢物利用,剪製了十多個紙板嬰兒模型。另外,我也找到了幾段示範短片,以作補充。
講座當日,我戰戰兢兢向15位家長開始了分享。我一邊講解,一邊鼓勵家長提問,大家討論如何解決問題。說到成人哽塞處理,我要求兩個家長一組作角色扮演;談到孩童處理,我把在隔鄰等候室的小孩們叫過來,讓家長為他們環腰推腹練習;說到嬰兒處理,每位家長獲派一個紙板模型,按照我指示分別拍背及胸部按壓。家長們的疑問比想像中多。在聽講解時,他們似乎都明白,但到練習時才發現需要一再「教育」。一番擾攘,這次講座竟然要一小時多才完成!
解釋這現象,我想起了愛德華墨菲的「墨菲定律」:處理事情所需時間總是比我們預計的多。在醫護眼中,「見慣做熟」的東西,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但在不太懂醫護知識的市民眼中,卻是新鮮事物,需要更多時間了解其來龍去脈。因此,個人一廂情願以為「只有10分鐘內容」,在當時真實情況下,則要一個多小時才能讓家長們明白呢!觸類旁通,這次經驗使我知道:在準備講座分享前,除了在自己角度出發,亦需要跳出個人框架,知道對象的「基本盤」,即對主題的理解程度而製作教材。內容多少,不在於自己,而在於受眾。以受眾為本位,會更加容易做到期望的果效。
作者為香港護理及衞生管理學院院士

[信健康] 照料成人哽塞,護理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