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健康藍圖》 加強醫療服務管理

何家銘醫生 | 2023-02-09

發展基層醫療是提升大眾身體、心理及社交健康狀態最包容、最公平、最合乎成本效益及最有效的方法。
而完善基層醫療系統是一個能令我們的醫療行穩致遠的基石,從而達致全民健康覆蓋。
本港以往醫療政策的制定、資源分配、人力管理及成效監察主要集中在第二層/第三層醫療。這「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發展方向造成了本港醫療系統失衡。所以,《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下稱《藍圖》)提出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管理。透過醫療系統改革,加強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之間的跨界別及跨機構協調;加強表現監察工具;改善公營及私營界別(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主要提供者)的服務標準和透明度。

《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改善公營及私營醫療界別的服務標準和透明度。(資料圖片)

《藍圖》提出會逐步將醫務衞生局轄下的「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Primary Healthcare Office)改組成「基層醫療署」(Primary Healthcare Commission)。透過單一架構,基層醫療署可更有效管理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制定標準、保證質素及培訓基層醫療專業人員。另外,《藍圖》亦提出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Strategic Purchasing Office),負責規劃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分配資源及整合採購。冀能善用公私營基層醫療服務市場,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及增加市民的選擇。
基層醫療改革後,醫務衞生局轄下有衞生署、基層醫療署及醫院管理局,負責制定醫療衞生政策、分配資源、制定標準和監察醫療效益。而基層醫療署及醫院管理局轄下的策略採購統籌處與地區康健中心,則負責協調基層醫療服務和策略採購,還有監察公私營基層醫療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
登記加入《名冊》
此外,《藍圖》亦要求所有基層醫療服務的家庭醫生和醫療專業人員登記加入《基層醫療名冊》(下稱《名冊》),並承諾遵照基層醫療參考概覽提供服務,從而保證醫療服務質素,確立服務的「黃金標準」。
其實,本港於2011年已推出《基層醫療指南》(下稱《指南》)。《指南》是根據2010年《香港的基層醫療發展策略文件》建議而成立,目標是為公眾及醫療服務提供者供應一個便於查閱、包含社區內不同專業的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資料的電子資料庫。直至現在,《指南》已載有西醫、牙醫及中醫分支指南,並由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管理。
以往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登記加入《指南》是屬於自願性質。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只須承諾提供全面、持續、具協調性並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便可。
另外,已登記的註冊醫生必須參與經香港醫務委員會核准的「普通科醫生自願延續醫學教育計劃」,並須獲得由香港醫務委員會發出的年度延續醫學教育修業證書。若果已登記註冊醫生是香港醫務委員會專科醫生名冊上的專科醫生,只要參與及遵行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決定適用於其專科的延續醫學教育要求,也可列入《指南》。但是,《指南》其實沒有要求登記的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之延續醫學教育必須包括基層醫療健康訓練,所以並不能保證本港基層醫療服務質素。
《藍圖》提出《名冊》新制度,將會要求所有提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家庭醫生和醫療專業人員必須登記加入《名冊》,並承諾遵從基層醫療參考概覽提供服務。而《名冊》亦會規定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必須每年定期接受培訓,確保具備相關基層醫療知識。
而現在已登記在《指南》內的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亦將會過渡至《名冊》,並要遵守《名冊》內的登記要求。
雙向轉介機制
除了必須接受定期基層醫療培訓外,《名冊》內的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亦須加入「醫健通」,以確保市民大眾在公私營醫療系統病歷資料互通,方便跨界別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跟進。《藍圖》亦提及日後只有在《名冊》內的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才可參與政府「長者醫療券」、「疫苗資助計劃」、「疾病篩查計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等。

《基層醫療名冊》內的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須加入「醫健通」。 (資料圖片)

透過《名冊》制度,本港基層醫療健康服務質素便有所保證。
除上述外,《藍圖》亦建議建立基層醫療服務與專科及醫院之間的雙向轉介機制,強調家庭醫生個案管理角色及把關作用。透過雙向轉介機制,家庭醫生能適時把病情複雜的病人轉介至專科及公立醫院接受第二層醫療服務。
而病情穩定的病人便可繼續由家庭醫生作持續跟進。
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管理是基層醫療改革重要一環,希望大家能「健康啲,病少啲,開心啲!」
www.hkcfp.org.hk

撰文 : 何家銘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淺談基層醫療發展藍圖,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基層醫療名冊》內的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須加入「醫健通」。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