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健康」與抗菌素耐藥性

王建芳醫生 | 2023-02-28

上周出席香港微生物及傳染病學會周年學術會議,有幸與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黃世萬相逢,談到「全健康」如何令抗菌素耐藥性細菌蔓延,以及「全健康」概念執行的困難,再談到做科研應有的態度,我覺得很具啟發性,想在這裏和大家分享。
「全健康」,又名「一體化健康」,英文為One Health。這個術語,第一次出現於2004年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會議。我個人認為「全健康」這個名稱比較有意思。「全」字,內藏「人」(即人類)、「土」(即環境)、「王」(即動物)三字,指出人類健康、動物健康和環境生態健康之間微妙的關係。

「全健康」的「全」字,指出人類、動物和環境生態健康之間微妙的關係。

這3個環節,任何一方失衡,都會導致嚴重後果,包括:人獸共患病的出現和爆發,加速微生物對抗菌素耐藥性的散播,更會影響食物安全。而這個「全」字,更蘊含「全世界」、「整個地球」的意思,事關現在貨物及人類的流動性已很高,在一處爆發感染,很容易蔓延到其他地方,就以剛經歷的新冠疫情為例,全球幾乎無一處幸免。
黃教授的研究,包括在香港不同地點收集污水,分析裏面有沒有抗菌素,及抗菌素種類和水平有多高;另外他的團隊又在健康人士、住院病人和市場上售賣的禽畜處拿取樣本,進行培植、藥敏測試和基因分析,在它們之間做比較,分析抗菌素耐藥細菌的廣泛性和流動性。
最後防線
相信大家不難想像,醫院病房排出的污水所含抗生素,當然比一般住宅區要高,同一時間,找到耐藥性高的微生物比例亦較多。在雞和豬樣本中,也發現有為數不少的耐藥性細菌。這可能和畜牧業慣性使用抗菌素減低禽畜病患的數目,以增加成本效益有關。當中比較令人擔憂的狀況,是對黏菌素(Colistin)有耐藥性的細菌比率也不少。
黏菌素屬於治療高耐藥性細菌「最後防線」,自2017年在內地已禁用於食用動物身上,但不排除仍有人非法使用。我們最不願意見到這些耐藥性細菌轉移至人類身上。可以想像:如果情況繼續惡化,細菌對所有藥物都出現耐藥性,就有機會出現「無藥可救」的感染。因應世界衞生組織呼籲,政府在2017年推出了《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在動物和人類身上進行抗菌素耐藥性監察,以及開展相關學術研究,都包含在這個行動計劃之內。
除了香港,黃教授亦有在全球不同地方,和不同學術單位進行同類測試,當中包括:內地華南城市、日本、泰國和柬埔寨。同時,他有在印度孟買的貧民窟進行研究,收集環境和拾荒兒童的樣本,進一步了解人和環境之間耐藥性流動狀況。黃教授利用各個地域所收集到的數據作對照,可進一步了解各地方的不同做法,如何影響細菌對抗菌素產生耐藥性。
發掘真相
作為地球村一份子,我們當然有責任減少細菌出現抗菌素耐藥性:減少抗菌素使用、多了解濫用抗菌素後果、教導身邊人以及下一代「全健康」的概念和意思,對於控制抗菌素耐藥性的出現和蔓延有莫大幫助。
人類與耐藥性細菌搏鬥的歷史,一路都是細菌領先:研發新抗菌素速度總不及細菌對抗菌素出現耐藥性來得快。要是我們還不多作了解、克制一下抗菌素的使用,我們將會全盤敗給這些微生物。

科學其實一直存在於我們之中,有很多真相待人類發掘。

與黃教授交談間,發現他對科學充滿熱誠,堅持做自己喜愛的細菌研究。他說,科學一直存在於我們之間,作為一個研究科學的人,他的責任不是要製造科學,而是發掘這些科學真相。同時,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種初心,實在令人敬佩。
撰文 : 王建芳醫生_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專科醫生

[信健康] 淺談抗菌素耐藥性,學術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科學其實一直存在於我們之中,有很多真相待人類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