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論平常心

吳崇欣 | 2023-04-25

「俗語說要平常心,不就是和我們經常談情緒有矛盾嗎?」
最近在面談時聽到這個問題,有點反思。
首先不必非黑即白,平常心和談情緒本身並無衝突。我們想培養平常心,是指一顆對待所有經驗的平等心。知道生老病死、花開花落是常態,知道變化是無可避免的事;我們抱有這份覺知,也同時有七情六慾。讓自己有更多平常心,就是培養對萬物變化的一份接納。接納事情就是會不斷變化,接納喜怒哀樂都會來會去;那與我們避免談及、感受自己情緒,是不一樣的。
我們的情緒從一出生便已存在。作為嬰兒,我們不會說話但一樣有感覺,一樣會笑會哭。把情緒命名,是人們在長大過程中慢慢學習的事。換言之,能否運用語言準確地描述情緒,是我們須要練習的;同時有些人成長經驗比較坎坷,可能慣性地壓抑自己感受,長大成人後即使有機會被邀請去分享,他們可能心生抗拒或感到難以表達。在心理治療中,很多時會邀請個案談及感受,因為知道自己的感受,往往讓我們更貼近個人須要,更明白自己。
有些人擔心,一觸及感受就會被情緒支配、感情用事或失控,那可能反映了他們與情緒的關係。
可能我們對自己調節情緒的能力未夠信心,或是曾體驗到一接觸情緒便是危險、會被懲罰的,會有不好的事發生,令我們對接近自己情緒自然地心生恐懼。

擁有平常心也可以同時感情豐富,並不等同於很少去感受。

擁有平常心,並不等同於我們很少去感受。有些人有錯覺,以為一個人很「佛系」,有平常心,就是一個心情經常只維持在狹窄範圍的人,甚至把麻木和平常心混為一談。
其實有平常心也可以同時情感豐富,我記得一個佛教故事大概是這樣︰
師父拿着心愛的杯在喝茶,很開心地欣賞杯子。徒兒看了問師父︰「我們作為出家人,不是應該戒物慾嗎?」師父說︰「這隻杯真的很美,我很喜歡;同時,它在我心中已經破了。」
平常心並非我們不再有強烈感受,可能是因為心裏覺察到萬物無常,而某些東西形態改變但本質無異(杯子和造杯子的物質),那我即使仍有喜惡偏好,也可以抱有平常心去與這種情緒共存。因此,有平常心可能會令我們不易狂喜或狂怒。
利申︰作者不是佛教徒,歡迎指教。
作者為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www.mindfully.hk

[信健康] 用平常心應對問題,心理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