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癌症康復者同行 如何學習與情緒共存?
吳崇欣每個成年人都需要學習照顧自己的感受,而照顧不等於改變。世間普遍認為負面情... -
臨床心理學家的自白
吳崇欣很喜歡看英國公園木長椅上的名字,他們都是被家人摯友紀念的故人。我時常想,... -
-
-
我們與情緒的安全距離
吳崇欣跟昇面談的過程,好像牽着一個幾歲才剛學走路小孩的手,小心翼翼不讓他跌倒一...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自信心
吳崇欣之前寫過自尊感,今次來寫自信心。自信心是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成長潛力和可改... -
-
-
深入了解健康的界限
吳崇欣界限是我們自己和他人的分界線,把個人身份區別開來,指示大家如何與人相處。... -
過度犧牲造成的傷害
吳崇欣父母過度犧牲會造成傷害,這在我們文化中甚少被談及。 有時大家在自己所熟悉... -
-
-
探討界限與親密(下)
吳崇欣上回談到,我在英國面見華人個案,不時遇到父母對親密感的追求,讓已成年子女... -
堅強的抑鬱症患者
吳崇欣人對於矛盾的概念好像抱有二擇其一的傾向。多少次,我聽見親朋好友說到某人患... -
探討界限與親密(中)
吳崇欣談集體主義定義個體之於整體的關係,筆者作為中國人,必須引述一點儒家思想。... -
情緒忽視的後遺
吳崇欣我曾經聽見過很多「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說法。 「為什麼其他人不會這樣自信... -
探討界限與親密(上)
吳崇欣最近有位外國資深基模治療師看了電影The Farewell,找我進行一場... -
基模治療的應用與文化關係
吳崇欣和很多心理治療一樣,基模治療也源於西方。在我學習基模治療的過程中,其中一... -
不憤怒的代價
吳崇欣有些人很難替人際關係建立界線,因為習慣了自我犧牲、自己的情感需要被忽視,... -
自尊感如何建立?(下)
吳崇欣上次談到,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Tal Ben-Shahar的分類,... -
焦慮,你好!
吳崇欣大部分人一提到焦慮,就想到要鏟除它,視它為不好的東西,什麼假設了精神健康... -
自尊感如何建立?(上)
吳崇欣「比較」是幾乎所有人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事,不論學業成績、比賽名次、朋輩... -
先感到被愛 我們才能愛
吳崇欣小思有很多自己也不知道的創傷。 自幼被工人照顧着,父母總是飛來飛去做生意... -
自殘
吳崇欣自殘(self-injury)行為,即人刻意傷害自己,但不以自殺為目的,... -
基模治療的核心
吳崇欣在香港做了兩場新書分享會後,心裏仍盤旋着兩個讀者問題。一個是「有什麼練習... -
看不見的貧窮
吳崇欣最難給出的關心,是當個案本身並不感知自己的缺失,視之為理所當然,而這個缺...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