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有什麼檢查要做?

唐宇嶸醫生 | 2023-07-31

醫學進步,隨着科研發展,現在有愈來愈多產前檢驗項目。
準時接受正確產前檢查是對孕婦及寶寶最大的健康保障,以下為健康單胎孕婦簡介各項主要產前檢驗及時序。

孕婦應準時接受正確產前檢查,這對媽媽及寶寶來說皆非常重要。

7至10周──早期懷孕超聲波、產前常規驗血
胎兒發展約到達6周後才能見到胎心跳,而自然懷孕每月排卵的實際日子有異。一般建議如無特別病徵(如腹痛、流血等)可耐心留待到7至10周才作第一次早期懷孕超聲波,以避免因周數過早,超聲波未能見到胎兒而引起不必要焦慮。早期超聲波主要目的是確定懷孕的位置(排除宮外孕)、數量(排除多胞胎)、心跳(排除早期流產),及訂立預產期(此時是超聲波訂立預產期的最準確時間)。婦產科醫生亦同時會以超聲波檢查子宮及卵巢。
產前常規驗血包括血型(準備將來生產時配血及排除胎兒溶血症風險)、血色素及平均紅血球容積(排除地中海貧血)及母體感染免疫檢查,包括德國麻疹抗體、乙型肝炎抗原、梅毒測試和愛滋病病毒抗體等。
11至13周──唐氏綜合症篩查、妊娠毒血症篩查
傳統唐氏綜合症篩查透過超聲波量度胎兒頸皮、孕婦抽血檢驗荷爾蒙及孕婦年齡計算唐氏綜合症的風險。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團隊於2013年在《香港醫學雜誌》發表本地研究,當中包括約13000位接受了此傳統檢測方法的懷孕婦女。數據顯示此法的偵測率為90%,假陽率為5%。研究當中有34名胎兒患唐氏綜合症,而其中有3名胎兒患該症的,不幸未能透過此法發現。近年發展的NIPT(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唐氏綜合症篩查大大增加了準繩度。NIPT由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獎的港人」及「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教授發明的血漿DNA診斷技術而發展出來。這項新技術透過抽取孕婦血液,便能檢測當中少量的胎兒DNA,來檢查唐氏綜合症等染色體問題的風險。NIPT偵測率達99%,假陽性機率極微,乃暫時準確度最佳的唐氏綜合症篩查辦法。
妊娠毒血症是嚴重的懷孕併發症,可以引起孕婦及胎兒的併發症及死亡機率。一般相信由胎盤功能欠佳而引起。醫學證據顯示,如能在懷孕16周胎盤發展階段之前,開始為高風險孕婦處方低劑量的阿士匹靈,可以使嚴重妊娠毒血症的患病率降低至少六成。以往通常只單靠孕婦風險因素計算,但以此方法偵測率較低,未能找出大多數的高危孕婦。近年,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提倡的「三重檢測」加入抽血及超聲波檢查,成功識別早發嚴重妊娠毒血症(早於32周)高危孕婦達九成,大大加強了識別妊娠毒血症高風險孕婦及處方阿士匹靈的機會。
18至22周──常規胎兒結構性超聲波、陰超子宮頸長度
常規胎兒結構性超聲波定於孕期中約20周進行,因過早胎兒可能太細或器官未完成發展,影響準確性,而太遲又會錯過為嚴重結構缺陷胎兒進行終止懷孕的法定24周限期。超聲波掃描可以診斷約八成嚴重先天性結構上的缺陷,惟非結構性及其他發展性問題未能以超聲波診斷。同時,產科醫生亦會判斷胎盤位置,以排除胎盤前置的機會。
早產是導致結構正常胎兒嚴重長期後遺症及死亡的最重要單一原因。近年研究顯示子宮頸長度能有效評估早產風險。國際婦產科學會臨床指引建議,應在進行常規胎兒結構性超聲波時加入陰超量度子宮頸長度,以找出高風險早產孕婦並及時提供適當治療。
24至28周──妊娠糖尿病篩查
懷孕荷爾蒙讓母體胰島素抗性增加,導致暫時性的妊娠糖尿病出現。妊娠糖尿控制不當有機會引起胎兒過大、難產、胎死腹中等風險。幸而絕大部分透過適當的飲食均能有效控制,生產後也會自然痊癒。
35至37周──乙型鏈球菌篩查
乙型鏈球菌是正常共生細菌,約在10%至30%健康婦女的陰道或直腸可找到此細菌,一般來說,如無引起病徵毋須治療。然而,在孕婦順產時,乙型鏈球菌可經陰道傳染初生嬰兒,造成嚴重的侵入性感染。故建議媽媽在35至37周進行低陰道及直腸拭子篩查,如驗有乙型鏈球菌則在生產時處方抗生素,以減低初生兒受乙型鏈球菌感染的風險。
除了各項檢查外,孕婦亦應在孕期適時接種流感、百日咳及新冠肺炎疫苗。以上僅為一般健康單胎孕婦常見檢查項目以供參考,每位媽媽因應不同風險、併發症或變化,產科醫生可能會有不同檢查建議。隨着科學研究發展,產前檢查建議必然會持續更新,孕婦宜與醫生溝通了解,一起制定最適合自己的產前檢查計劃。祝願各準媽媽孕期順利,生個肥肥白白的寶寶。

除了各項檢查外,孕婦亦應在孕期適時接種流感、百日咳及新冠肺炎疫苗。

撰文:唐宇嶸醫生_婦產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產前檢查注意事項,婦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