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溫度」

天峯醫生 | 2023-09-27

若果話:「問了100個人,有什麼人會在醫院裏工作?」相信number one answer會是醫生,跟着是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藥劑師、營養師等等,但估計很少人會想到──廚師。
筆者在上文提到,一夜黑雨,不少居住偏遠地區的村民受水淹影響,有部分被送到醫院急症室。除了有衣服被鋪給濕透的村民替換保暖之外,對長者而言,更重要是「熱粥」一碗。然而,區區一碗熱粥,並非靠外賣直送,而是「新鮮滾熱辣」由醫院廚房炮製出來。
公家醫院的「醫院餐」素來不受歡迎,一來醫院本身就並非好的進餐地方,心情差之餘,環境更不言而喻;二來食物幾乎必然寡淡單調,所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過,醫院膳食部背後的用心用功,卻鮮為人知,甚至不以為意。

「醫院餐」素來不太受歡迎,然而,醫院膳食部背後其實費盡心機去製作預備。(網上圖片)

「在這裏煮餐比在五星級酒店可能更具挑戰性!」一位在醫院膳食部工作不下10年的主管同事跟我說。
他以前是九龍一間非常知名的五星級酒店主廚,尤其精通西餐菜式,甜品更是一流,照道理要製作美味的醫院餐不成問題。
「我們要跟營養師合作,給病人的餐,不能太多糖、鹽,也不可以太多油,基本上所有『美味』要素皆受限制。」他娓娓道來:「另一方面,病人很多是長者,要注意他們的食材不能太硬、太大塊,亦不可有骨。為提供健康又均衡的餐飲,醫院餐需要有瓜菜,但總不能原條上,就像牛扒、豬扒一樣,不能整塊上,賣相和口感自然大打折扣。」
顧慮甚多
其實並非每間公營醫院都有自己的廚房,或者明確一些,它們大多不會直接烹煮自身的醫院餐,而是將急凍餸包和汁翻熱。
而那些急凍餸包和汁,則由幾間中央廚房供應,筆者工作的醫院,便擁有其中一間相當具規模的中央廚房,所以同事除了要應付自身醫院病人之外,還要製作大量急凍不同餸包和汁,以供應自己聯網的醫院,甚至一些其他聯網的醫院。

在醫院廚房範圍內,工作人員必須非常注重衞生,手部潔淨更不可或缺。

「供應醫院的膳食,最重要安全衞生!」同事告訴我:「首先要確保所有食材煮熟,然後按份量和種類由機器包裝,不經人手,跟住隨即送到大凍櫃在限定時間內冷卻。當然我們還有鉅型冷藏庫,餸包和汁皆會按出產時間和種類一行一行排好,按先入先出的次序運送到其他醫院,確保不會過期,也保證溫度保持得夠低,這樣才能安心讓病人食用。」
「可是,不能把冷冰冰的食物端在病人面前,所以要先翻熱。翻熱之後要送到不同病房,同樣不能讓食物放涼。因此,從廚房送到病房之間需要保溫。要保持攝氏70度,因為這個溫度夠熱之餘,又不會灼傷年長病人。」同事很認真地說:「除了餐食之外,通常要為病人準備生果,運餐上病房要用餐車,以前的餐車衹能翻熱和保溫,連帶生果亦變暖了。於是我們特別訂了分格的餐車,在同一個餐盤上,一邊的熱食可以維持攝氏70度,另一邊的生果則保持低溫。」
可想而知,廚房同事很着重食材食物溫度,作為醫院中央大廚房,食物衞生更加不容有失,整個餐食製作過程必然一絲不苟,廚房環境同樣管理嚴格。
同事在廚房範圍內必須戴髮網、口罩、白袍,出入需要經過消毒裝置,手部潔淨更不可或缺。
廚房是其中一個最容易發生工作意外的地方,地面不能太濕滑,同事要穿安全鞋;冷藏庫要有安全機制,確保不會有同事受困;也要減少搬運重物,連烹炒亦機械化,減低同事勞損機會。此外,廚房本身溫度可以很高,爐火加上機櫃會產生高熱,要有足夠通風、空調,控制廚房溫度,減低同事的熱壓力風險。
充滿意義
至於在醫院工作的最大挑戰,同事說其實是量和成本的控制。別的醫院不說,單是自己醫院,每日三餐,每餐幾乎要同一時間提供約600至700份,非一般酒店餐廳所能及。如上所述,要安全,又要衞生,又要健康,又要量大,又要控制成本。
這些年來,「醫院餐」其實已有不少改進。
同事說:「菜式口味需要『大眾化』,能夠變化和調節空間相當有限,我們已經盡量在不同的汁和餸肉組合中增加餐的種類,也在鹽糖油的最高限制下調味。衹不過,大眾未必理解這些限制,畢竟他們看得到的,衹是成品而已。」
「既然明知幾乎無可能得到讚賞,為什麼仍然留在醫院大廚房工作?」我不禁問同事。
「因為在醫院工作很有意義,尤其將來醫院擴建後,病人床位更會倍增,必然需要更多智慧化、自動化。能夠參與其中,見到病人淺嘗一碗熱粥的滿足感,不可言喻。」同事毫不猶豫地說。
醫院其他職繫的同事,何嘗不是。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淺談醫院餐須知,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在醫院廚房範圍內,工作人員必須非常注重衞生,手部潔淨更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