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 從醫初心來自媽媽入院經歷

吳雄 | 2023-10-13

何謂醫者父母心?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教授有切身感受,他從醫初心來自媽媽入院的經歷,感受到一人病倒、全家困擾的忐忑心情。
心臟就像車的引擎,為身體血液流動提供動力;心臟科醫生的角色同樣重要,像拆彈專家。
余教授除了擁有一顆超級強大的心,以承受行醫巨大的心理壓力;還有一雙很「定」的手去拆彈,以及不斷更新知識和作出應變的腦袋,最重要的是本着「救人」初心懸壺濟世:「Follow the heart,行醫的初心是幫病人,要堅持自己的初心!」
心臟的重要性人所共知,選擇心臟科專科的醫生,本身也有一顆強大心臟。然而,在訪問余卓文教授的過程中,發現他不只有堅毅的心和穩定的手,還有豐富感情。請他回顧從醫生涯感受時,他激動得眼眶發紅,聲音也顫抖起來。
都說醫者父母心,意謂醫生像愛自己孩子一樣,愛護上門求診的病人。不過,在余教授身上有另一番含義。「小時候媽媽有病,要去醫院做個小手術,我年紀小不知道怎麼回事,家人也未必有機會跟醫生見面。」余卓文回憶說,家裏充滿無力感。

小時候媽媽入院的經歷,讓余卓文(中)決定攻讀醫科。(受訪者圖片)

「我不能去醫院探媽媽,卻明白家人的焦慮,對我一生影響很大。我覺得如果我能醫治好病者,連對方家人都得到幫助,於是決定長大後從醫。當然,在成長過程會有小病痛,生病時感受病人之苦,覺得健康無價!」
自小留意猝死影響
從開始讀醫,到選擇心臟科,余卓文的抉擇並不難。「心臟是一個中央系統,我們比喻為汽車引擎,若拿汽車去修理,發現壞的是引擎,就不用修理了!我小時候常聽到城中某些人心臟病發猝死,也留意到它對病患家人的負面影響。」

余卓文教授(箭嘴)與心臟科碩士畢業生合照。 (受訪者圖片)

在他讀醫時,嚴重心臟病只能做搭橋手術,相對風險高,尤其年紀大或有其他病痛人士,因此一般都是靠藥物治療,但效果不彰。「慢慢出現導管檢查,做完告訴病人病況,然後轉介給外科醫生做大手術。」余教授分享心臟手術發展。
「到我做實習醫生時,看到通波仔手術開始普遍,好神奇!全世界最早期的微創手術就是心臟科,當時覺得導管可以幫到很多人。新技術發展須經歷一個過程,至少我們知道心臟病可以醫好,促成我對心臟科的興趣。」
余卓文如何看心臟科醫生?「我們行內有個玩笑,說內科醫生主要用腦,外科醫生用手。並非說做手術不用腦,只是片面的講法,比如內科用腦幫忙診斷和開藥……心臟科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很不一樣,去到手腦並用階段。」
余教授天生是跟心臟打交道的能手。「我雙手很定,緊張時都能處變不驚,情緒保持穩定,心臟問題往往來得急,電光石火之間就突變,手一定要定,緊張時不能震。我小時候喜歡做細微的手工玩意,比如砌紙牌等,這很考驗耐性和手的定力。」

余卓文教授認為心臟科醫生手腦並重,很具挑戰性。(受訪者圖片)

他也喜歡挑戰自己,用腦袋去研究事情。「醫學日新月異,心臟病在我工作30年中,出現很多新治療方法,幾乎每10年就有轉變,我們也要不斷更新自己,包括知識和技術,腦袋要不斷吸收。心臟科是手腦並用的,覺得很適合自己。」

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從醫30年,見證心臟病治療方法的演變。(吳楚勤攝)

余卓文形容對心臟科「一見鍾情」,然而也是又愛又恨的。「愛,我們愛去處理心臟問題,為病人找到解決方案;恨,不喜歡病人有心臟病,我們希望人人健康。所以,我起初是戰戰兢兢的,慢慢培養心情、技術、知識,才結合藥物和手術,幫助病人解決心臟問題。」
體力和心理壓力大
心臟手術動輒數小時,體力和心理壓力大,因此心臟醫生身心也要保持最佳狀態,以應付手術對身體的影響。「我們常鼓勵大家多做運動,自己也一樣。因為心臟科接收的輻射最高,導管室裏所有儀器都有輻射,對我們的身體傷害很大。」余卓文認真地說。
「為保護自己,工作時要穿有鉛的保護衣,那件衣服非常重,記得最早期重達十多公斤,做手術動輒數小時,甚至一天要做好幾個手術;如果當日精神不好、狀態欠佳,或者不夠強壯的話,很容易腰痠背痛,不但影響個人健康,還會影響手術進行。」
可惜,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普遍人壓力大、飲食不健康,導致許多人有都市病,引發心臟問題。「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高就是典型都市病,加上人均壽命增加、血管老化等問題,使冠心病病人愈來愈多。」余教授憂心地說。
他建議都市人從兩方面做好預防措施:「第一,定期做身體檢查,以提早發現存在的高危問題,比如三高,及早診斷冠心病,避免出現失救情況。至於肥胖、缺乏運動、壓力大等,我們要如何去改變呢?有人透過藥物,有人要改變生活習慣。」
「飲食方面,現在習慣吃重口味食物,以前沒那麼多人嗜辣。辣的東西一定加很多鹽和糖,三高就會樣樣齊全;鹽份高,則血壓高;食油膩、油炸食物多,自然脂肪、膽固醇出問題。這些都息息相關,所以飲食要清淡。」
飲食屬於輸入,運動是輸出,兩者要同時進行。「我們要多做一些帶氧運動,比如天氣不太熱的情況,可以早一個站下車,給自己多些機會走路。晚上吃完飯可以落樓散散步。這些都可以減少身體的脂肪負荷,預防心臟病。」
亞洲技術遠勝歐美
余教授從醫三十多年來,發現香港最常見的心臟病乃高血壓。「60歲以後,出現高血壓的機會慢慢增加,老10年,可能又多十多個百分比,到一定年紀,10個人中可能六七個有心臟病。不過,高血壓可透過適當藥物處理,避免出現中風等問題。」
香港最嚴重的是冠心病,余卓文解釋:「我們最早用通波仔手術,然後發展到放支架,如今支架愈來愈輕,彈性愈來愈好外,現在甚至可以滲入藥物,讓血管疾病復發機會大減!」
通波仔手術的技術也突飛猛進,由過去的大腿股溝大血管到現在從手血管通上去。
「記得我開始做培訓時,10個做導管病人,可能有一半要轉介去做搭橋手術。現在大部分都用導管手術進行,使病人省卻做搭橋手術的風險。」余教授耐心地說。心臟通波仔手術,亞洲人的技術原來遠比歐美先進。
「亞洲病人抗拒做開胸大手術(搭橋),因風險高、康復期長,尤其年紀大的病人更接受不了。所以,我們面對很塞的血管,就用技術鑽開它,然後打通,那樣就可以前後夾擊,這些技術我們發展得比歐美快,現在他們反過來取經。可以說,這完全是逼出來的,在外國很少提供通波仔手術。」
行醫多年幫過許多病人,為無數家庭掃除陰霾,回想當初因媽媽生病萌生的從醫初心,有何感受?
余教授感觸地說:「其實,我們行醫的初心是幫病人,這個非常重要。我回顧從醫生涯,覺得follow the heart很重要。我們的初心是醫病,那就繼續去幫病人,堅持自己的初心,用心做好每位病人的治療,我覺得是最好的。」

余卓文(右)年輕時和女朋友(後來的太太)一起專心讀書。(受訪者圖片)

余教授(右)與家人透過郊遊、運動,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受訪者圖片)

余卓文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
學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博士
職銜:心臟科專科醫生、香港浸信會醫院心臟中心主任

撰文:吳雄
[email protected]

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從醫30年,見證心臟病治療方法的演變。(吳楚勤攝)

余卓文教授(箭嘴)與心臟科碩士畢業生合照。 (受訪者圖片)

小時候媽媽入院的經歷,讓余卓文(中)決定攻讀醫科。(受訪者圖片)

余卓文(右)年輕時和女朋友(後來的太太)一起專心讀書。(受訪者圖片)

余教授(右)與家人透過郊遊、運動,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受訪者圖片)

余卓文教授認為心臟科醫生手腦並重,很具挑戰性。(受訪者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