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來自家庭

李維榕博士 | 2023-11-12

剛剛忙完國際大會,立刻就會見一個有3名孩子的家庭。
16歲的大女兒,說是患了憂鬱症,曾經有自殺企圖;9歲的二女兒,患有選擇性沉默症、焦慮及拒學;7歲的小兒子,卻被診斷為多動症,也有拒學傾向。怎麼這3個孩子,把時下常見的精神問題都患上了?
3個孩子各有自己的治療師,分別上不同的學校,這次是二女兒的學校應母親要求而為孩子安排家庭評估,才讓我們有機會同時間會見整個家庭。
我們的評估,主要探討孩子的問題,與家庭關係有沒有關連?有的話,又是怎樣的關連?大家知道,家庭是培養孩子情緒、心智以至個性發展的基地;孩子的安全感,很受家庭氛圍影響。所以常說,父母活得好,孩子就活得好!
因此,團隊往往要求父母交談半個小時,同時量度孩子當時的生理反應。父母很多時會問,他們要談什麼?其實談什麼並不重要,而是怎樣談。家長談話和睦,小孩的反應就會平和;家長溝通困難,無論怎樣在孩子面前裝得相安無事,他們都會把你看穿,因為他們的身體會自然作出反應,而身體不會說謊。
大家心目中的母親和父親,都是慈愛和諧的。然而,如果父母長期生活在矛盾中,我們的身體就會把面對父親或母親在矛盾中所產生的焦慮記錄下來,每每遇到衝突,自主神經系統就憑着記憶作出同樣焦慮的反應。所以有研究指出,父母關係的焦慮,會程式化孩子的生理狀態。因此個性發展並非全屬天生,而是受周邊環境潛移默化的身心發展過程。孩子來自家庭,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這3個孩子的父母究竟如何造就了子女的身心發展?
這對父母並無任何不妥之處,只是在半個小時的交流中,大半時候母親皆在投訴家中過於嘈吵。一家五口,不是這個在吵就是那個在吵,完全無法安寧。母親自己的母親在兩年前去世,她對丈夫說:「我的母親是我的樹洞,我什麼都會跟她說。現在完全沒一個可以訴說的人。我流淚,你就叫我不要哭,我連在家裏哭也不成,我可以往哪裏去哭?」
父親的話不多,任妻子投訴,偶然會埋怨孩子不聽話,自把自為,好像指的是大女兒。他說他不善表達,而且在家中「講多錯多」,忍無可忍時就大發脾氣。
自把自為
母親也同意丈夫是個大好人,在她消沉時會自動打點家務。不過,她覺得並不能與丈夫溝通,喪母的悲哀仍然慘重,談起失去了自己生命中的支柱,不但她在流淚,3個孩子也一起緊張起來。
量度的是二女兒,在父母半小時交流中,她的心率可以高達190以上,雖然她選擇不說話,但其身體語言已經充分表達她對父母的關注。大女兒起初表示不想發言,卻漸漸不由自主地參與進來。
對於父親那句「自把自為」,她反應甚大,她說:「何謂自把自為?他們(弟妹)就不自把自為嗎?你們什麼時候成功管教過他們?管不來又為什麼要生那麼多個?」
母親解釋說,除了二女,大女兒和小兒子皆是「意外」懷孕。小兒子聽了,立即就從不停跳動中停下來,抿起嘴瞪着父母。
大女兒雖然如此怨懟,我們留意到她其實一直都在照顧着弟妹,她說:「沒辦法呀,這是親情,也是一種道德綁架!」她形容自己對父母又愛又恨,情緒複雜,只覺得他們一個不斷要求,一個全無反應;像母親一樣,她形容自己的家就是一個「吵」字!
父母說:「你不是一直把自己困在房間裏不出來?」
她說:「隔得住吵鬧聲嗎?」
那為什麼拒絕上課?「因為學校一樣吵!」
在外面有可以傾訴的好朋友嗎? 「有,可是抵擋不住家庭的壓力!」
親情、友情,加上成長過程中對身份認同的迷惑,讓不少年輕人誤認死亡是唯一出路!
母親很驚訝,她說:「從來沒聽過女兒這樣表達。最初聽到大女兒要自殺時,人都嚇壞了,還以為是她與父親無法相處,現在才知道,與整個家庭也有關!」
言之無物
二女兒很少說話,兩眼卻全神地接收每個人的訊息,小弟不停引人注意,最後畫了一幅嘴巴被封住的圖畫。在這個家庭,「說話」是個不斷出現的主題:父親的沉默,母親的有聲無處發,二女兒的選擇性不言,小兒子的不停發聲,大女兒卻無法把聲音隔離,合起來就像一幕交響合奏。
其實人人都有滿腔情懷無處抒發,皆需要一個樹洞。尤其失去樹洞的母親,積聚的情緒快要爆炸,讓孩子操心得圍住她發愁。其實男人不懂表達沒問題,做一個靜靜的樹洞就成。即使聽得耳朵長繭,起碼讓老婆滿意,孩子安心,他們才會放下焦慮,投入外面的世界。

人人都需要一個樹洞,去抒發內心感受。

記得一首六十年代的流行曲嗎?其中有兩句「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當家庭關係變得「說而不聞」,或聞到的都是噪音,就不會有人活得舒暢,孩子也會百病叢生。
所以家庭評估,並非往家庭裏找問題,更重要的,是找尋出路。
撰文 : 李維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