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聽與接納 知易行難
蘇瑞雯「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家都聽過這句話,但是否能自我察覺「過... -
我要睡覺了
吳炳榮醫生我們有大約三分一光陰花在睡床上,但很多人對睡眠缺乏適當尊重;殊不知在這段... -
-
-
望以音樂藝術治癒心靈 傅珮嘉疑患自律神經失調
歌手傅珮嘉與周國賢日前到圓方出席《The Asylum 3》展覽會,今次... -
外籍家庭傭工 長者情感依靠
張友娟博士、何學文教授隨着老齡化加劇和家庭照護者短缺,外籍家庭傭工(下稱外傭)在世界各地逐漸成... -
-
-
走出精神病苦況4個步驟
崔永豪醫生要走出精神病患所帶來的痛苦,有以下4個步驟。第一,要了解清楚,這份痛苦的... -
憑《咒怨》走紅 奧菜惠自揭患白蝕 「充滿了焦慮和恐懼」
現年44歲的日本女星奧菜惠日前在社交網留言,透露確診「白斑症」,目前仍在... -
-
-
情緒病求診較5年前增 心理學家籲正視學童壓力
今日是開學日,有臨床心理學家提醒家長及學校,留意中小學生面對的壓力,可能... -
動靜療法幫助SEN學童
李麗棠教授、錢惠堂教授都市生活節奏急促,讓人身心疲累,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中。不但成人如此,... -
疫下長者感孤獨 僅1成半常與子女聯絡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及香港老人權益聯盟,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合作,於 ... -
肥胖及情緒與腸道微生物息息相關
林盈吟代謝綜合症特徵是多因素疾病,可引起健康相關危險因素。這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 -
謙卑之心
青斯人性真怪,縱然表裏應該如一,但有時卻可以不一,說話內容並非心裏所想時,雖... -
港島東醫院推醫社合作 照顧晚期病人身心健康
港島東醫院聯網在2016年成立醫社合作團隊,推出「安寧頌計劃」,為60歲... -
疫情下增頑治性抑鬱 團體倡用噴鼻式藥物
有研究顯示,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抑鬱症病例增加,港人當中不少人被診斷... -
男士健康──成家立室篇(二)
魏浩然醫生成家立室畢竟是人生大事,上回提及婚前檢查和精液化驗,今次會觸及性功能障礙... -
腦腸軸「舒適食品」怎樣影響慢性病與體重?
林盈吟上次提到,小鼠腸道中微生物所產生、穩定供應的物質,通過迷走神經傳遞到大腦... -
你的孤獨須要你走出來
倪明醫生有句話很傷感叫做「孤獨終老」,2018年,世界衞生組織(WHO)發布了一... -
學生打機成癮連煲90小時 逾半焦慮4成抑鬱
中大和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昨日公布一項調查發現,逾3成學生曾連續打機超過5小... -
沒落的毒品之王:海洛英
黃啟宏根據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數字,於2021年最常被呈報吸食的毒品,首3位... -
單親家庭的挑戰
李維榕博士在現代社會裏,單親家庭是很普遍的現象,因為各種原因,雙親變單親,這對家庭... -
香港心臟復康計劃
車錫英教授世界衞生組織指出,過去20年,心臟病一直是全球「頭號殺手」。而在本港,它...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