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預防:嶄新的診斷和治療策

陳家裕醫生、陳培文醫生 | 2023-12-04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眼疾,其病理與視神經損害有關,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視力永久喪失。因此,青光眼常被稱為「無聲無息的視力小偷」,影響全球數百萬人,更是香港頭號致盲殺手。
近年,隨着醫學科技進步,青光眼的診斷和治療出現突破性進展,為病人帶來曙光。本文將探討青光眼治療之最新發展。
1.創新的診斷技術
傳統的青光眼診斷主要依賴眼壓測量、視野圖檢查,以及由眼科醫生直接觀察評估視神經的病理變化。但這些方法往往不夠精確,更可能延誤診斷。科技進展已革命性地改變了診斷方法。一項突破性技術使用高分辨率成像設備,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這種技術不但無侵入性,而且可以有效捕捉視神經和視網膜的詳細圖像,提供的眼部結構圖像更詳細、更精確,有助於早期檢測和精確監測青光眼病情發展,使醫生能夠更有效地制定治療計劃。

左圖是正常視野,右圖是青光眼病人收窄的視野。早期的慢性青光眼鮮有病徵,不少患者到後期才發現,視力已經永久受損。因此青光眼常被稱為「無聲無息的視力小偷」。(作者圖片)

2.人工智能在青光眼檢測之應用
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已經被廣泛應用。在青光眼的診斷和治療管理,人工智能將會發揮重要作用。通過訓練神經網絡,人工智能可以分析眼底圖像(如OCT掃描)來檢測視神經結構的細微變化,並識別當中的病理改變。這種人工智能診斷系統能大大提高青光眼的診斷效率而不失其準確性,可減輕醫生負擔,並為患者提供快速篩查,提高治療效果。將來,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分析龐大臨床數據和治療紀錄,提供個體化的醫療建議。人工智能模型亦有機會預測青光眼病情發展趨勢,建議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
3.嶄新療法和藥物
在青光眼治療領域,近年來出現了一些讓人振奮的創新微型手術。微創青光眼手術(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 MIGS)旨在通過植入微小支架來改善房水排出,幫助降低眼壓。當傳統治療方法(如眼藥水)無效或患者無法耐受副作用時,這些微創青光眼手術為病患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相較於傳統的青光眼手術,MIGS是一種微創性手術。通過極小的器械和切口,使手術創傷減小,大大降低手術風險,以及手術後的不適和康復時間。然而,MIGS的降眼壓效果不及傳統的青光眼手術,故此,它常用於早期或輕度青光眼患者,對於較嚴重的青光眼,治療效果相對有限。
患者有更多選擇
此外,市場上亦推出了新類型的青光眼藥物,增加治療選擇。例如,Rho激酶抑制劑可以改善眼內液體的流出,從而降低眼內壓。這些藥物給患者提供了更多選項,有助於更個性化的青光眼治療。
4.植入式青光眼監測裝置
對青光眼患者而言,定期檢查眼壓十分重要。不過,眼壓需由眼科醫生親自量度,醫生也無法監察覆診期前後的眼壓波動。近年,研究人員開發植入式眼壓監測裝置(如EYEMATE-SC),旨在幫助青光眼患者實時監測眼壓,並提供及時的數據紀錄。該裝置採用先進技術,可在眼內持續地監測眼壓變化,以便及早發現眼壓波動。醫生通過手術將裝置植入病者眼內,裝置會自動記錄數據,通過無線連接,把眼壓數據傳輸到監測系統並進行分析。除了提供實時監測,裝置還具有數據記錄功能。醫生可查看患者的眼壓紀錄並進行分析,以便了解病情和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當然,這類眼壓監測裝置仍屬於早期研究項目,而這些數據的臨床意義有待考證。
5.神經保護療法
降低眼壓一直是青光眼治療的主要目標。近年,研究人員愈來愈注重神經保護療法,針對與青光眼相關的視神經退化,旨在停止或減緩病情,以防止視神經進一步受損。新藥和療法針對與青光眼相關的視神經退化病理,這些藥物或許具有抗氧化、抗炎、神經生長促進等作用,有助於保護和修復受損的視神經結構,為患者保留視力帶來新希望。細胞療法也是最近青光眼研究的領域之一。這是一種利用幹細胞或其他載體輸送的細胞,進一步促進視神經再生和修復的方法。研究人員正在探究如何利用細胞治療技術來替代受損的視神經細胞,以恢復視力功能。可是,研究及臨床數據仍處於初步階段。期望相關人員努力不懈,尋求突破。
綜上所述,青光眼診斷和治療領域的最新發展有着重大進步。通過先進診斷技術、人工智能的應用、創新的治療方法和便利的監測設備,配合早期發現和個人化治療,希望能改善患者生活質素。隨着研究人員和醫護團隊攜手努力,不斷探索其他青光眼護理的可能性,有望為病人提供更好的視力保護和更光明的前景。
撰文:陳家裕醫生、陳培文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

[信健康] 青光眼診斷和治療,專科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