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特殊問題

陳仲謀醫生 | 2023-12-12

本文延續11月14日文章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精神心理健康協作平台」(簡稱「協作平台」)啟動典禮,暨「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20周年專業論壇的講話內容,好讓有興趣讀者可以一目了然。
「大灣區協作」是國家政策的一大方向,而香港特區最新《施政報告》,亦強調了這是未來的施政重點。
大灣區各大城市分擔不同角色,本港應在國際金融貿易上肩負起領導地位,而在其他方面則要和當中成員互相合作。最近,廣東省政府發表《「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推動「粵港澳居民統一身份認證」,進一步方便8600萬居民之需要。
其實,這個大趨勢回歸不久後便開始。香港大學於2012年在深圳設立醫院,中大亦於數年前決定在該地成立醫學院,形成本港6間大學進駐大灣區9個城市的格局。由前特首梁振英牽頭成立的「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於2022年9月開學。香港和內地在經濟、教育、科技和醫療各方面完全看齊,只剩半步之遙。

香港應和大灣區的合作夥伴,一同營造共贏條件。(新華社圖片)

本會率先和大灣區「對口單位」建立合作平台,是順應潮流,各取所需。近月輿論對學生自殺率暴升嘩然,教育局連忙在中學推行暫定為期兩個月的「三層應急機制」。事實上,所有年齡層的自殺率都有上升勢頭,不少人在當下變動之歲月中,容易衍生不同形式的適應困難,形成輕生念頭,相信是世界性現象,香港當然不能獨善其身。
取長補短
目前,本港很多工種和行業皆人手短缺,庫房赤字連年,政府財政左支右絀,勢難應付額外支出,為今之計乃善用現有資源,還要透過和大灣區的合作夥伴,共同營造共贏條件,取長補短,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不過,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的特殊問題,可以由本地持份者解決,如果當局採納中肯意見,便不必假手於人。筆者以下建議在11月3日於「協作平台」啟動禮中發表,當中大部分內容過往亦曾在本專欄刊出:
第一個原則就是世界衞生組織在2013年宣布「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的金句。
二、「兩大挑戰」:1.單是抑鬱症在2030年會於各種疾病中,升上引致人類有「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的首位,已是現代社會其中一種最嚴重的負擔。2.誘發精神問題的原因非常複雜,當中包括社會環境和個人成長的遭遇等外在因素,必須由多元化專業團隊及跨部門綜合協調,作出針對性支援,才有望紓緩困境。然而,除了精神科醫生極度短缺外,其他有關的專業界別也出現人才荒;加上沒機構統整人手的有效編配,使精神健康服務始終沒法改善,不單捉襟見肘,情況還變得愈來愈嚴峻:確診抑鬱症人數由2018至2019年度的56100,增至現今的66000(沒求診之數目可能遠高於官方統計)。
就上述困局,我一貫提議「三項應對策略」:
1.做好預防工作,搞好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現時教育局向中、小學提供的「教材套」,成效有限;要將有關課題納入常規教學,才有望增強青少年對精神困擾的免疫力)。
2.訂立一套完整、可行及有前瞻性的精神健康政策;設定發展路線藍圖,及訂定達到目標的時間表。
3.設立一個有權力、有責任及有高透明度的統籌機構,去執行多元化專業團隊之服務和跨部門協作。
由個人開始
大灣區幅員遼闊,歷來屬於嶺南文化,但各自有其特殊性,自然產生應對問題的獨創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協作平台」的啟動,將會促進4個目標:互相認識、相互合作、知識互傳、經驗互享,希望能配合國家復興大計,貢獻大中華區14億人口的福祉。
萬丈高樓從地起,我們首先要鞏固個人精神健康,調適生活起居習慣,實踐百利而無一害的作息:「運動破愁城,社交滅心魔;遠離煙酒毒,識食見艷陽。」可惜,特區政府政務繁重,未必能面面俱到,把精神健康服務放在最優先處理的項目中。「協作平台」的開展和產出實效,相信一定能喚醒全體關注。

調適生活起居習慣可鞏固個人精神健康,例如多做運動。

由食衞局主動成立的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始建於6年前,前主席黃仁龍資深大律師曾向當局提出多項有建設性的建議,居功至偉;卸任之後,不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陳腐思想,公開發表個人看法,筆者對當中內容深有同感;但願繼任此職的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醫生,能踵武前賢。
「粵港澳大灣區精神心理健康協作平台」(下)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如何推廣精神健康,健康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仲謀最新著作《疫時代精神海嘯》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電子書

調適生活起居習慣可鞏固個人精神健康,例如多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