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溺愛

冼銘全醫生 | 2024-03-20

61歲男士,有焦慮抑鬱情緒,服用血清素後有明顯改善,唯仍有點悶悶不樂。他與太太和獨子同住。

男士:「擔心個仔,三十幾歲,未婚。」

我:「呢個係佢嘅人生,你未必適合給太多意見。佢有無拍拖?」

男士:「有,不過表現得好唔積極,叫佢組織家庭,佢話可有可無。我連間屋都俾埋佢㗎啦,轉咗佢名。唉,我幫佢洗衫,日日煮埋飯俾佢,佢都係咁態度。」

兒子的情緒固然需要評估,但眼前這個父親,也應作些改變吧。許多父母認為盡量供給子女所需,他們便應該有動力成長。太多供應或期望反而限制了孩子的自主,也讓父母失去了自我。結局是,一家三口,大家都做不回自己,都在痛苦中。

我:「太太點睇?」

男士:「太太都錫個仔,不過都開始頂唔順。佢仲有一年就退休,都有諗過我哋兩個搬走,過吓兩個人嘅生活。」

我:「你自己點睇先?」

男士:「可能都要改變吓……」

原來最離不開孩子的,是這位男士。其實最需要成長的,是他自己。

我:「個仔冇動力,可能係因為佢根本冇機會發展,你所有嘢都安排好晒俾佢,佢都冇咩需要自己計劃或者奮鬥。你呢個年紀,反而需要認真思考吓重新發展,俾返啲空間個仔去闖蕩一下。你同太太搵啲新興趣,搬出去都好,個仔又過吓獨立嘅生活,呢個家庭關係先算健康。要改變一下啦,如果人生欠缺自己,到時個仔成家立室,你會更加失落。」

男士突然好有信心咁講:「啱,呢個世界無後悔藥食,希望方向啱,以後唔好日日後悔。多謝醫生!」凡事都是一種平衡。

作者為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信健康] 淺談過分溺愛孩子,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