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治癒之「情書」

蘇瑞雯 | 2024-05-03

互聯網世界下,通訊軟件及社交媒體佔據生活日常,大家還會拿起紙筆寫信嗎?收到一筆一字手寫出來的「情信」,感覺會如何?「情信」又是否只單純男女朋友之間的談情說愛?

這裏所寫的「情信」一直加上括號,顯然這封「情信」並非單指男女之間的情愛交流。文字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喜歡將文字及寫作融入心理治療過程中。美國著名精神科醫生Irvin Yalom著作《日漸親近︰心理治療師與作家的交換筆記》(Everyday Gets a Little Closer: A Twice-Told Therapy),對我影響尤深,那本書由Yalom與他的病人Ginny Elkin合著。Elkin是位充滿才華的年輕作家,求助於Yalom,嘗試很多方法也不果;後來Yalom建議在每次會談後,彼此寫下想法及感受,藉着文字互相交流,展開一場心靈探索的漫長旅程。

點滴見證
這讓我想起一個個案,知道她在嘗試令自己逐步走出創傷陰霾中,看着她時而努力、時而掙扎、時而逃避;我在想究竟還可以如何回應她、陪伴她走出困境?然後想起Yalom這本書。不同之處是Yalom和Elkin一起用文字作交換筆記,而個案說話不多,也不喜歡我在旁囉嗦發問,卻喜歡在我的治療室內獨個兒專心創作,將感受及反應透過畫作及手工呈現出來,既然如此,決定以自己擅長的文字,再加上她喜歡的圖像,來呈現我的觀察及回應。

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被聆聽、認同、受到肯定。

如是者,每節結束前或每節會面過後,都會寫下當日的感覺及所觀察到的變化,哪怕只是一個微小變化及一句分享,都會以文字好好記錄,然後再轉化成一封有圖像、有文字的「情信」。每次當我把這封「情信」送上給她,她面上呈現的真摰笑容及期待眼神,讓我感受到每封「情信」對她來說,就像Validation(認同、肯定)。相信每個人也渴望被聆聽、認同、受到肯定,尤其對一個載着創傷、充滿自我否定的人,哪怕我觀察到的改變只是微小的;但那點滴肯定,是另一種方式陪伴一個人走出創傷陰霾。

這每星期的一封「情信」,可能會慢慢變成一本陪個案成長的「情書」,亦是陪伴她的治癒力量。這本「情書」在點滴見證一個人的情緒變化及成長經歷。加油!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情信有效治癒創傷,精神訊息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